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我國農業服務面臨的4個難點
我國農業服務面臨的4個難點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是農業生產各項農事操作環節中技術性最強、難度最大、社會化服務發展最滯后的環節,因此,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水平。本文以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為例深度剖析農業生產性服務四大難點,特刊登如下。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而向農業生產活動提供中間投入服務的產業。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愈來愈呈現出轉向生產性服務業的趨勢。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在農業經濟結構中已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但也存在以下發展難題有待解決:
盈利難
2013年,隨機抽查湖南省岳陽、益陽、邵陽、婁底、湘潭、株洲6市20家服務組織,能夠實現穩定盈利的組織僅有岳陽田園牧歌、資陽中正、沅江萬家豐3家。
拿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來說,因湖南省屬平原、丘陵、山地多種地貌,服務田塊的地勢高低、面積大小、土壤肥力千差萬別,每塊田地、每種農作物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都不相同,很難采取固定的一種模式,這就導致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的組織為了完成合同任務,必須因地制宜制定并執行多套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無疑增加了防控服務成本。由于農業的比較效益低,農民收入不高,很難通過提高服務收費來增加贏利,因此,生產上出現了服務組織打著專業化統防統治的牌子而實際從事的是農藥銷售、靠賣農藥賺錢的現象。這是制約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用工難
筆者這幾年經常深入統防統治服務組織調研,他們反映最多的是從事施藥操作的機防手非常難找,往往是干不到一年就不干了,企業面臨“年年培訓機手,年年機手難尋”的尷尬局面。其原因,一是農村青壯勞力大量進城,普遍缺乏勞動力。二是農業生產服務收入低。如雙季稻生產時長一年,但實際作業時間僅20來天,按每天工價150元-200元計,一個機手通過此項工作一年的收入才3000元-4000元,對勞動力根本不具備吸引力。三是農業生產服務大多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工作非常辛苦,80后、90后農民都不愿意從事此項工作。尤其是像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除了辛苦外,還具有“臟、累、險、毒”等特點,因此,機防手不穩定成為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發展的最大障礙。此外,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很難引進。據調查,2013年湖南省1360家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共有從業人員8萬多人,其中真正植保專業科班出身的技術人員僅幾十人。
風險控制難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不僅盈利率相對較低,而且還要面臨一系列的風險。首先是自然風險。因農業生產受天氣影響很大,加上農藥產品、施藥人員素質差異等因素影響,防控效果很難一次過關,需要采取燈光、性誘劑誘殺和多次施藥防治,而每增加1次防治就要增加一筆不小的開支。如2011年長沙雙紅農業科技公司在長沙市的寧鄉縣等地承包幾萬畝晚稻,其中有1萬多畝晚稻在已打2次農藥的條件下,因天氣、作物品種、土壤肥力等原因致使部分稻田的稻飛虱等病蟲害發生反彈,不得不增加打1次農藥,僅此一項,公司就多支出20多萬元;其次是作業風險。如2011年長沙市某公司一個機手在為農戶稻田施藥時,突發心臟病,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公司給予死者家屬30多萬元補償,無端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支出;還有一種風險,是農民有意無意以某某病蟲害防治不好為由單方面毀約,拒交或拖欠統防統治組織服務費,致使服務組織的資金被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組織的正常運營。
先進農用機械開發和維修服務難
目前,我國農機行業已具有了較大的規模,并擁有了種類較為齊全的產品系列,能基本滿足農業生產和用戶的要求。但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國也存在著研究基礎薄弱以及技術、產品開發滯后的問題,主要是在液壓、噴霧和智能化等相關技術上至少要落后發達國家20-30年。如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所需的噴霧器械,目前主要推廣應用的是國產背負式機動噴霧噴粉機和擔架式液泵噴霧機,這些噴霧器械雖然比傳統的手動噴霧器作業效率有顯著提升,但仍或多或少存在施藥質量較差、作業效率不高和噪音大、浪費大、勞動強度大以及配件供應難到位等諸多問題。
對策措施
要加強宣傳,提高認識,營造全社會重視支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要加強領導,增加投入,盡快出臺引導扶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
要加強監管,建立制度,逐步形成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考核激勵機制。
要逐步建立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目標管理責任制,制訂考核細則,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組織化程度、作業覆蓋率和服務效果以及農民對服務的滿意度列入考核內容。
要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延伸服務鏈條,逐步推進綜合服務。
農業部和湖南省農業廳從2008年起開始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帶來了“三個減少”、“三個提高”的好處。
●減少農藥用量,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比農民自防平均每畝減少1-2次用藥,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
●減少生產成本,水稻每畝節省農藥與人工成本70元左右;
●減少環境污染,農藥用量少了,對農田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提高生產效率,背負式機動噴霧器比傳統手動噴霧器作業效率提高5-8倍,而擔架式噴霧器更是提高30倍以上;
●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專業化防治效果比農民自防提高10%以上,因而雙季稻每畝減損增產100公斤、增收節支200元以上;
●提高社會效益,每位從業人員一年可提高勞務收入3000元-4000元。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