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黑龍江將建20個稻米加工園區,總投資50億
黑龍江將建20個稻米加工園區,總投資50億
來源: 國家糧油交易中心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07-13 閱讀次
從黑龍江省糧食局獲悉,黑龍江省將在3-5年內建設20個集收購、儲存、加工、銷售及物流集散為一體的稻米加工園區,以解決黑龍江省稻米加工經營企業小而散、資源浪費、產品品牌雜、精深加工不足、產業鏈條短等問題。目前,建三江、鶴崗、慶安、寶泉嶺、佳木斯等地的5個園區已開工建設。哈市擬規劃建設4個園區。
諸多問題影響稻米產業發展
據了解,2008年全省糧食總產量845億斤,其中水稻總產304億斤,占糧食總產量36%。從糧食加工業發展趨勢看,黑龍江省稻米加工規模和水平與生產流通環節的需求還不相適應。主要體現在小企業多大企業少、總體能力大先進產能小、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副產物量大合理利用比重小、企業開工率低效益普遍不高,這種狀況嚴重地制約了黑龍江省稻米產業發展,亟待通過整合資源、整合市場、整合品牌,促進結構優化與升級,走打造和培育加工園區引領加工行業形成組織形式集團化、生產方式產業化、經營手段品牌化的新路子。
精深加工大幅提高附加值
為解決上述問題,黑龍江省決定利用3至5年時間,依托中糧集團、北大荒米業、人和米業等稻谷加工龍頭企業,在全省水稻主產區以多種方式建設、整合和拓展20個稻米加工園區,把稻米加工園區打造成科技園區、生態園區和效益園區,引領黑龍江省稻谷加工率先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力爭部分園區建設示范項目水平接近日本等發達國家水平。
據省糧食局行業指導處負責人介紹,20個園區全部建成后,將形成每年140億斤以上先進加工產能,占全省水稻加工產能的35%。達產達效后,使全省稻米精深加工業的附加值由目前的1∶1.08提高到1∶1.25,其中20個園區平均達到1∶1.67。通過規模經營和深度加工,建設優質基地1500萬畝,帶動10萬農戶,促進水稻生產向優質高效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龍江大米將走分級加工之路
據介紹,根據黑龍江省水稻資源優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實際,黑龍江省今后一個時期食用大米的生產加工將走推廣優質稻栽培技術、水稻分品種收購、儲存和稻米分品種分級加工的路子。稻米分級加工后,高檔高精度米以高價格銷售到高消費市場,普通等級米則面向普通消費市場銷售。同時,對稻谷加工的副產物稻殼、米糠、碎米乃至稻草進行深度加工和充分利用,實現規;a和集約化經營,在適度規模基礎上開展稻殼、米糠等副產品的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據悉,20個園區總建設資金投入約需50億元,資金來源將通過企業自籌、銀行貸款、招商合作、上市融資以及政府引導等多元化、多渠道方式籌措。按保守加工量年120億斤測算,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占全省稻米加工行業年總銷售額的50%。
諸多問題影響稻米產業發展
據了解,2008年全省糧食總產量845億斤,其中水稻總產304億斤,占糧食總產量36%。從糧食加工業發展趨勢看,黑龍江省稻米加工規模和水平與生產流通環節的需求還不相適應。主要體現在小企業多大企業少、總體能力大先進產能小、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副產物量大合理利用比重小、企業開工率低效益普遍不高,這種狀況嚴重地制約了黑龍江省稻米產業發展,亟待通過整合資源、整合市場、整合品牌,促進結構優化與升級,走打造和培育加工園區引領加工行業形成組織形式集團化、生產方式產業化、經營手段品牌化的新路子。
精深加工大幅提高附加值
為解決上述問題,黑龍江省決定利用3至5年時間,依托中糧集團、北大荒米業、人和米業等稻谷加工龍頭企業,在全省水稻主產區以多種方式建設、整合和拓展20個稻米加工園區,把稻米加工園區打造成科技園區、生態園區和效益園區,引領黑龍江省稻谷加工率先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力爭部分園區建設示范項目水平接近日本等發達國家水平。
據省糧食局行業指導處負責人介紹,20個園區全部建成后,將形成每年140億斤以上先進加工產能,占全省水稻加工產能的35%。達產達效后,使全省稻米精深加工業的附加值由目前的1∶1.08提高到1∶1.25,其中20個園區平均達到1∶1.67。通過規模經營和深度加工,建設優質基地1500萬畝,帶動10萬農戶,促進水稻生產向優質高效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龍江大米將走分級加工之路
據介紹,根據黑龍江省水稻資源優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實際,黑龍江省今后一個時期食用大米的生產加工將走推廣優質稻栽培技術、水稻分品種收購、儲存和稻米分品種分級加工的路子。稻米分級加工后,高檔高精度米以高價格銷售到高消費市場,普通等級米則面向普通消費市場銷售。同時,對稻谷加工的副產物稻殼、米糠、碎米乃至稻草進行深度加工和充分利用,實現規;a和集約化經營,在適度規模基礎上開展稻殼、米糠等副產品的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據悉,20個園區總建設資金投入約需50億元,資金來源將通過企業自籌、銀行貸款、招商合作、上市融資以及政府引導等多元化、多渠道方式籌措。按保守加工量年120億斤測算,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占全省稻米加工行業年總銷售額的50%。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