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龍頭企業帶頭農業產業化,保增長促增收

      來源: 中國農業儀器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07-02  閱讀
       

             盡管金融危機沒有像歐洲有些國家或美國那樣影響中國的經濟,政治或者民生,但是,各行各業還是受到了一定的波及,畢竟現在世界是一個有機整體,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國內農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遭受的沖擊和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挑戰。而在危機面前,農業龍頭企業表現出了領頭羊的風范,一邊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另一邊自身進行結構調整,振奮精神,迎難而上,主動應對,有效緩解了危機影響;同時給其他企業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

      調結構擴內需,農業產業化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沖擊最大的是國外需求急劇萎縮,訂單大幅減少進國內農產品價格下行,需求不振。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必須加快結構調整,穩外需、擴內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應對,根據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引進、研發和生產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特別是外向型龍頭企業,在努力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積極擴大內銷比例,開拓國內市場。

      由于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措施及時,盡管農業產業化經營2008年增長速度比2007年明顯放緩,但總體規模和效益仍然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特別是中部地區和糧食、畜產品以及特色農產品的優勢產區,表現得更為明顯。截至2008年底,全國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達到20.15萬個,其中龍頭企業8.15萬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6852家;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42萬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83萬億元,凈利潤2293.53億元,上繳稅金1121.33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0.39%、20.90%16.48%和14.69%。全國共有1703家龍頭企業建有省級以上研發中心,比2007年增加39.36%。

      促就業保增收,農業產業化帶農惠農成效明顯

      針對金融危機不利影響下出現的部分賣難、農民就業增收困難的情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積極克服自身困難的同時,千方百計保訂單、保收購、能收盡收,主動承擔原料價格波動風險。2008年,龍頭企業原料采購值達到1.56萬億元,為保障農民的農業生產性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

      保就業是保增收保穩定的關鍵。在去年底農民工大量返鄉、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重要時刻,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迅速做出反應,發出了攜手農民保就業、保增收、保穩定的積極倡議。倡議龍頭企業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秉承農業產業化的宗旨和本質,努力做到不裁員、不降薪,穩農民工就業崗位,與農戶緊密連接,共渡難關,共克時艱。截至2008年底,各類產業化組織從業人數4701.81萬人,比2007年增長12.41%,其中龍頭企業從業人數2544.61萬人,比2007年增長7.91%。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2009年中小型龍頭企業用工有所減少,但大型龍頭企業提高產能,增加用工的幅度比較大。

      為減緩金融危機對農戶的影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強了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建設,強化了為農民服務的機制,采取多種形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互利共贏的經濟利益共同體,抱團取暖,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有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動,不僅大大將天就地農戶的經營風險,減緩了金融危機對農戶的沖擊,更重要的是龍頭企業通過訂單保障農民收入,通過加工增值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提高了農民收入。

      截至2008年底,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農民9808萬戶,比2007年增加297萬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戶年戶均增收1700多原,2000年以來,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年戶均增收情況是,2000年947元、2002年1001元、2004年1201元、2005年1336元、2006年1486元、2007年1649元,年均增幅達10%左右及農業產業化經營已經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提質量保供給,農業產業化保障農產品安全供應的能力逐步增強

      去年三鹿奶粉事件給龍頭企業一個很嚴肅的警示,企業必須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這是一條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和生死線。質量安全事件再加上金融危機,龍頭企業面臨空前的壓力和挑戰。奶業企業積極整改。其他龍頭企業進一步強化了標準化,實施產加銷全過程質量控制,建立健全產品可追訴制度,積極參加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三品”認證,確保農產品安全供應。

      2008年,全國龍頭企業質檢機構通過計量認證的達到8676家,比上年增長42.51%;通過ISO9000、HACCP等質量體系認證的龍頭企業有1.62萬家,比上年增長29.62%。獲得“三品”認證的送頭企業達1.24萬家,產品涵蓋9600多個,其中種植業面積達7.13億畝,牲畜飼養量3.28頭,禽類飼養量46.12萬只、養殖水面面積2567萬畝,分別比2007年增長51.63%、19.03%、20.33%和17.96%。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不少龍頭企業成為奧運食品供應商,為奧運健兒和國際友人提供了放心安全的優質食品,有力支持了奧運會在中國順利圓滿舉辦。

      建基地壯產業實施跨區域合作,農業產業化成為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

      一是大幅度增加生產基地建設投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2008年,龍頭企業對農產品原料基地投入總額達1413.2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73.92億元,農民培訓投入449.31億元,生產資料墊付321.69億元,其他投入168.36億元。

      二是大型龍頭企業進園區,帶動中小型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億集群發展,抱團抵御風險、資源共享,實現共也。合肥市肥東縣食品工業園區,形成了由6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7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帶動40多家中小型龍頭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37.6億元,利潤2.6億元,建設40萬畝生產基地,輻射帶動27.8萬戶農戶。

      三是實施跨區域合作,承接產業梯度轉移。龍頭企業搶抓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產業分工調整的新機遇,主動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積極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極。河南省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9家,省重擔龍頭企業327家,推動食品加工業成為河南的支柱產業,2008年食品工業的規模超過3500億元。湖南省食品工業增加值2008年提高42%,新增規模企業159家。湖北省38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食品工業增加值占520億元,貢獻率僅次于汽車產業。2008年,全國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跨區域經營的有2716家,比2007年增長30.45%。

             龍頭企業的這種承大任于危難時刻的作風,的確值得其他企業學習。在危機面前,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如何在這次危機中,順利渡過并且實現企業的進一步提升,這就需要企業自身的調整和努力。農業產業化已經步入軌道,但仍然任重道遠。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