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山東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超30萬人
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山東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超30萬人
9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山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70年來,山東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
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卜祥聯介紹,目前山東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田5400多萬畝,到“十三五”末將建成5982萬畝。在全國率先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共建設高產創建示范方622個,面積達到2280多萬畝,方內小麥、玉米兩季合計畝產全部達到1100公斤以上。
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劃定小麥5100萬畝,玉米4500萬畝(與小麥復種),水稻100萬畝,棉花400萬畝。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9587萬畝。
物質裝備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04億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以上。擁有拖拉機249.24萬臺,聯合收獲機從幾乎沒有發展到31.52萬臺,小麥、玉米從完全依靠人力發展到99.48%和94.55%的機收率。
物質裝備條件的不斷提升,極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也逐步把農民從歷史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高強度農業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
科技成果應用成效突出。啟動實施農業科技展翅十大行動,加快構建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教育培訓三大體系,至2018年省市縣鄉四級農技推廣機構達到4678個,農技人員2.5萬人,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超過30萬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9%。(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