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遙感監測 為農業生產裝上“科技眼”

      來源: 中國農機化導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9-09-20  閱讀

        通過分析農作物遙感影像數據,可精準客觀獲取農作物種植面積、分布情況、農業災害情況等,并可以預測作物產量,如同為農業生產裝上了一雙“科技眼”。9月11日,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八屆年會暨中國北斗應用大會”上,見證了農業遙感監測技術的神奇之處。

        這是一雙可以指導農業種植、保障糧食安全的“千里眼”。點開河南省農業遙感信息三維展示系統,省農科院農經信息所農業遙感研究室主任展示:“這是河南省秋季作物種植分布情況,這是示范區茶葉和大蒜種植分布情況……”屏幕上,各種作物的種植面積及結構一目了然,不僅可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同時還可提前預測市場供給、指引相關商家在農產品收購上合理布置人力物力。

        這是一雙可以及時發現農業災情的“金睛火眼”。2018年鄲城縣冬小麥赤霉病分布圖、2018年滑縣冬小麥凍害遙感監測圖……一張張河南省農作物的災情監測圖,讓人們見識了農業遙感監測技術的另一大用處。“以旱災監測為例,過去需要大量人員帶著土壤墑情檢測儀一個點一個點采集數據,再層層上報,效率低、成本高,各種人為因素也會影響數據的客觀性。”王來剛說,農業遙感監測技術效率高、范圍大,實現了災情監測數據的精準客觀,可供農業決策部門及時做出反應,為制定抗旱救災措施提供信息支持。同時,將遙感監測技術應用到農業保險中,可提高農業承保和理賠精度與效率,為農民盡快獲得保險定損賠償提供幫助。

        這是一雙可以對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及產量進行預估的“未來眼”。河南省農業遙感監測中心博士介紹說:“我們每年在農作物關鍵生育期內定期開展小麥、玉米長勢遙感監測,及時掌握農業生產情況。同時,融合氣象數據,構建了河南省小麥產量預測模型,在收獲前對全省產量做一個預測,為指導全省農業生產提供數據支撐。

      托普云農訂閱號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