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大通牦牛”鑒定工作步入種畜管理軌道
“大通牦牛”鑒定工作步入種畜管理軌道
來源: 青海農牧業信息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08-14 閱讀次
為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進一步規范各級種畜禽場和從事種畜禽運銷的單位及個人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行為,強化種畜禽市場監督,確保農牧民利益不受損失,青海省畜牧總站根據《青海省農牧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組織種畜禽鑒定專家對青海大通種牛場種牛進行了鑒定。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始建于1952年,是全國唯一以培育良種牦牛為主的國有種畜場,全場草場面積84萬畝,飼草料種植面積3800畝,共有種畜19425頭,2001年農業部將該場確定為“青海高原牦牛保種場”,2004年在該場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現代化牦牛新品種繁育和推廣中心——中國第一座野牦牛種公牛站。同年國家牛品種審定委員會對該場培育的“大通牦牛”進行了審定,通過了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農業部發布了第470號公告并頒發了《畜禽新品種證書》。
為搞好大通牦牛選種選配,提高本種選育力度,健全和完善種牛生產、管理和經營等各類檔案資料,做到種牛生產系譜清楚、標識明確、管理到位、質量保證,規范種牛生產經營行為,強化種畜場和種畜銷售市場的運行及監管,不斷提高種牛質量,嚴把出場關,5月18日青海省畜牧總站組織省級專家組對大通種牛場今年計劃出售的公牛進行了鑒定,共鑒定符合種牛標準的種公牛1500頭,并進行了耳標佩戴和登記。通過種公牛鑒定及技術指導工作, 使大通種牛場干部職工更明確了嚴格執行《畜牧法》和《種畜禽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重大意義。從今年起,省種畜鑒定委員每年將組織專家對大通種牛進行出場鑒定,從而使該場種畜管理工作步入正常軌道。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青海省大田糧油作物長勢良好
- 下一篇:緩控釋肥料國標有望2010年發布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