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管家智能放風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6-01-26 閱讀次
大棚種植又累又苦這是在以往科技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人們對于大棚種植最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給大棚防風都是一項十分勞累的工作。但是,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大棚種植中應用上了大棚管家,這不僅解放了勞動,更是讓思想更加輕松。在家里用手機向自家大棚放風機號碼發送短信“查看”,10秒后收到了棚里3臺放風機的實時溫度和放風情況。
只要發送“輸出全開”指令,只見20多組繩索、滑輪組合,以每分鐘10厘米的速度,拉動塑料薄膜,為蔬菜“開天窗”,全開到了1米半。1個智能控制器,可配1個手機號碼,遙控6臺放風機。在無指令時,放風機根據設定溫度,5分鐘調節一次。
冬季大棚管理上放風包括兩種情況,晴天放風和陰天放風。
晴天放風
第一次:早晨拉開覆膜、草苫等棚上的覆蓋物(此時棚溫約12℃),大約持續1小時左右,敞開上風口10厘米左右大小的空隙放小風。
第二次:等棚溫降低到7-8℃時,立即關上風口升溫,等棚溫上升到28-30℃,此次拉開放風口放大風,以后進入正常的管理。
如果棚菜已經侵染了如灰霉病、葉霉病等病害,最好進行第三次放風。第二次放大風后,待棚溫降至20℃左右,及時拉上風口,使棚溫迅速升至30-35℃,保持一個小時左右,然后進行第三次放風,以后轉入正常的管理。
陰天放風
冬季霧雨雪天氣居多,但是只要不下雪、霧不大,在溫度許可的情況下,都要堅持拉開草苫等大棚上的覆蓋物。
最好拉開風口5-10厘米,短時間地放小風。
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棚溫會迅速降低,所以放風口不要長時間地拉開,以防地溫下降,蔬菜受到凍害。根據棚內所種蔬菜最低溫度的要求,一般放小風半個小時即可。
若按傳統放風方法,上午八點、十點、十二點、下午兩點、五點,或遇陰天下雨、刮風下雪,菜農每天至少五六次爬上4米高的棚頂,為大棚放風。傳統放風,憑經驗、靠感覺,不但累人還費神,一旦失手就會減產。智能放風機,厲害在很精確,也解放了雙手。作物不容易生病,形狀也很均勻,還能增產。
手機智能放風機,是農業聯網的一角。放風機是硬件,“大棚管家”則是軟件。在壽光大棚都安裝了農業物聯網應用系統“大棚管家”。這塊普通手機電池大小的傳感器,能采集濕度、溫度、風度數據,然后匯總至管理平臺,每天兩次以短信形式,發出生產建議、預警。從管理上說,農業物聯網的應用,削減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風險。
只要發送“輸出全開”指令,只見20多組繩索、滑輪組合,以每分鐘10厘米的速度,拉動塑料薄膜,為蔬菜“開天窗”,全開到了1米半。1個智能控制器,可配1個手機號碼,遙控6臺放風機。在無指令時,放風機根據設定溫度,5分鐘調節一次。
冬季大棚管理上放風包括兩種情況,晴天放風和陰天放風。
晴天放風
第一次:早晨拉開覆膜、草苫等棚上的覆蓋物(此時棚溫約12℃),大約持續1小時左右,敞開上風口10厘米左右大小的空隙放小風。
第二次:等棚溫降低到7-8℃時,立即關上風口升溫,等棚溫上升到28-30℃,此次拉開放風口放大風,以后進入正常的管理。
如果棚菜已經侵染了如灰霉病、葉霉病等病害,最好進行第三次放風。第二次放大風后,待棚溫降至20℃左右,及時拉上風口,使棚溫迅速升至30-35℃,保持一個小時左右,然后進行第三次放風,以后轉入正常的管理。
陰天放風
冬季霧雨雪天氣居多,但是只要不下雪、霧不大,在溫度許可的情況下,都要堅持拉開草苫等大棚上的覆蓋物。
最好拉開風口5-10厘米,短時間地放小風。
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棚溫會迅速降低,所以放風口不要長時間地拉開,以防地溫下降,蔬菜受到凍害。根據棚內所種蔬菜最低溫度的要求,一般放小風半個小時即可。
若按傳統放風方法,上午八點、十點、十二點、下午兩點、五點,或遇陰天下雨、刮風下雪,菜農每天至少五六次爬上4米高的棚頂,為大棚放風。傳統放風,憑經驗、靠感覺,不但累人還費神,一旦失手就會減產。智能放風機,厲害在很精確,也解放了雙手。作物不容易生病,形狀也很均勻,還能增產。
手機智能放風機,是農業聯網的一角。放風機是硬件,“大棚管家”則是軟件。在壽光大棚都安裝了農業物聯網應用系統“大棚管家”。這塊普通手機電池大小的傳感器,能采集濕度、溫度、風度數據,然后匯總至管理平臺,每天兩次以短信形式,發出生產建議、預警。從管理上說,農業物聯網的應用,削減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風險。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