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西藏多項措施助蔬菜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西藏多項措施助蔬菜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蔬菜設施生產發展迅速
西藏廣大科技人員引進以高效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為主體的設施蔬菜生產技術,充分利用當地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的優越條件,大力發展蔬菜設施生產,不僅大幅度提高了蔬菜單位面積產量,而且極大地豐富了蔬菜的花色品種。經過不斷發展改進,西藏的溫室類型已由普通日光溫室發展到高效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由竹木結構發展到鋼材結構;單棚面積由0.5畝發展到7.5畝;保護地設施面積由1985年的110畝發展到2006年的30100畝;蔬菜種類由過去的幾類增加到現在的近50類;品種由過去的十幾個增加到現在的600多個;高效日光溫室無土栽培西瓜畝產23490公斤。“禮品西瓜”“錦粟南瓜”“水果黃瓜”“櫻桃番茄”“彩色大椒”等已形成了新時期獨具高原特色的優質品牌。
--多項措施有望推進西藏蔬菜產業化可持續發展
從西藏蔬菜產業化經營的實踐來看,由于受體制和各種因素的制約,蔬菜產業化經營發展極其不充分、不完善。城鎮化滯后,基礎設施薄弱,城鎮職能單一,缺少工業支撐等成為基礎性的制約因素;城鄉市場體系和蔬菜流通體制改革滯后,蔬菜及附產品外貿體制不完善,有外貿自營進出口權的農產品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極少,蔬菜專業戶企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能力較弱等因素阻礙了蔬菜產業化的發展。
為了推進西藏蔬菜產業化的發展,應加強建設以溫室、大棚為主體的優質蔬菜商品基地,進一步建立健全無公害蔬菜監測體系。積極爭取和籌措資金,加大投入,購置充實必要的檢測儀器設備,完善檢測手段,加強蔬菜產品質量檢測管理,逐步推行蔬菜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其次培育蔬菜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國家對龍頭企業在資金、信息、技術、政策等方面給予必要支持,通過“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轉化、銷售服務等功能,逐步建立起由鄉鎮企業、中型企業經營戰略轉移、外向型合資企業等多種經濟形式組成的“龍頭”企業。同時應完善市場體系建設。通過發育農產品市場,特別是蔬菜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主導產業,帶動區域化生產,把生產與銷售聯結起來,提高蔬菜產業化經營的市場化水平。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