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傳感器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
傳感器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
要實現高水平的設施農業,涉及到關鍵技術中信息獲取手段是最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因此 ,開發性能價格比高的設施農業用傳感器是當務之急。作為傳感器技術新世紀的發展方向, 本人認為把重視傳感器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是勢在必行的,這也是促進傳感器產業化的重途徑之一。
設施農業用傳感器的品種較多,按其檢測參數分數,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溫度和濕度:作物的生長與溫度和濕度有密切關系,塑料大棚的控制參數中,溫度與濕 度檢測、控制是主要參數之一。
(2)土壤干燥度:作物生長需要水份,在設施農業中如何灌水,做到既不影響作物生長又不 浪費水資源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土壤干燥度的檢測,需要用干燥度傳感器。目前較廣泛采用 的干燥度傳感器是由負壓傳感器與陶瓷過濾管組成的。
(3)CO2:農作物生長發育離不開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又與CO2有關,所以控制CO2的 濃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長發育。
(4)光照度:設施農業中,采用栽培管理自動化系統其光源完全為人工光,而不用太陽光, 采用光傳感器來檢測和控制光照強度,使作物可以得到均勻一致的光照。
(5)土壤養分:土壤養分依賴于施肥,合理施肥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產量,而且可以避免過施 肥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土壤養分的測定包括土壤有機質、pH值、氮、磷、鉀以及交換性鈣 和鎂的檢測。土壤養分測定,廣泛采用離子、生物傳感器。
由于設施農業用傳感器是在系統中發揮作用,因此傳感器的性能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長期穩定性好 農業設施用傳感器的使用環境比工業更惡劣,如高溫、高濕。因此傳感 器長期穩定性要更高,需要解決涉及傳感器穩定性的關鍵技術包括材料、工藝等。
(2)能適應系統要求 設施農業的實質是實現人為調節和控制作物生長環境條件,是通過一 個閉環系統來實現的。因此傳感器的性能都應該與控制系統相適應。尤其是傳感器的長距離 布點、傳感器靈敏度的一致性、傳感器的響應時間等,這樣才能使系統真正做到快速反應和 調控環境的高效工作。
(3)優良的性能價格比 由于用量較大,因此必須要求其價格較低廉,否則難于推廣。
由于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設施農業剛起步,因此為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必須從傳感器 生產過程中挖潛,盡量降低成本,以滿足性價比要求。
這個新的應用領域開發的策略,本人認為應該是在充分調動傳感器生產企業的積極性的同時,又要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的重復。因此,電子敏感行業協會,應該有一個統一的規劃,進行宏觀調控,使設施農業用的傳感器開發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持續發展。
“九五”計劃中,“工廠高效農業工程”已列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并已啟動實施。21世紀必將全面推廣,傳感器技術學術界和產業界應抓住這良好的機遇,把傳感器在設施農業中的 應用作為主要服務領域之一,這既能促進我國農業水平的提高,又能促進傳感器產業化 自身的發展。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5種農產品禁入市場銷售
- 下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 第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