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新的小麥收購標準實施了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 農民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05-05  閱讀
      國家糧食局2008年1月15日發布公告,新修訂的《小麥》國家標準已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8年1月1日批準發布,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編號:GB1351-2008《小麥》)。公告稱,新標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小麥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糧食經營者及檢驗機構應嚴格遵照執行。
      國家糧食局1月7日發出“關于實施新《小麥》國家標準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小麥生產、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都必須嚴格執行該小麥國家標準,在糧食收購工作中切實做到依質論價。各小麥收購點要在顯著位置公布新標準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規定的質價標準,將各品種小麥的收購價格上榜,質量指標上墻,標準樣品上臺,讓農民明白售糧。
      新標準使用硬度儀檢驗小麥硬度
      去年下半年,國家糧食局組織對1999版《小麥》國家標準進行了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
      一是修改了小麥分類檢驗方法,將感官檢驗改為儀器化檢驗。即采用硬度指數代替角質率和粉質率作為硬、軟及混合小麥的分類判定指標,使用硬度儀檢驗小麥硬度。規定,硬度指數大于等于60的為硬麥,小于等于45的為軟麥,介于兩者之間的為混合麥。
      二是對小麥分類進行了簡化,新標準中小麥分類為硬質白小麥、軟質白小麥、硬質紅小麥、軟質紅小麥及混合小麥,由原來的9類調整為5類,即將原標準的白硬冬、白硬春、白軟冬、白軟春、紅硬冬、紅硬春、紅軟冬、紅軟春、混合等9類,調整為硬白、軟白、硬紅、軟紅和混合等5類。取消了原按冬、春季節播種的分類。
      三是適當放寬了中等小麥不完善粒的限制,由原來的6%調整為8%,與國際標準一致。
      四是增加了標簽標識要求,規定在包裝物上或隨行文件中注明小麥的品種名稱、類別、等級、產地、收獲時間等,以便于小麥產品的溯源。
      修訂的理由是,實行小麥分類的儀器化檢驗,能夠最大限度地消除感官檢驗帶來的人為偏差,能夠確保小麥收購驗質的客觀公正,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小麥硬度指數能夠更為客觀地反映小麥的內在品質。目前,國內不同硬度的小麥混雜現象普遍,品質均一性差,不能正確反映小麥的真實品質,難以滿足生產的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硬度測定方法,對于指導小麥的生產、分類儲存和加工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推進新標準的實施,國家糧食局組織制定和發布了《小麥硬度測定———硬度指數法》、《小麥硬度指數測定儀技術條件與試驗方法》,對各地進行了培訓,對2008年夏糧收購實施新標準做了全面部署和準備。
      怎樣生產標準麥?生長階段要“三防”
      小麥從種到收,要經歷大半年的時間,要跨越整個冬季、春季,夏初進入收獲季節。在小麥生長的不同季節、不同階段,都可能遇到不同的自然災害。因此,防災減災,保證小麥品質,對于增產增收至關重要,專家建議,農戶在小麥生長期間要做到“三防”:
      一防低溫凍害。小麥生長初期要經過冬季低溫雨雪天氣。適度的低溫雨雪,對于凍死害蟲、疏松土壤、增加天然養分、增強小麥抗寒性,非常有益。但持續低溫,則成為災害,要采取不同的抗災措施。西南、長江中下游麥區遭受雨雪凍害后的生產恢復,主要是做好排水降漬;西北、黃淮南部麥區重點是增溫保墑,促苗的升級轉化。
      二防病蟲草害。病蟲草害不但造成減產,而且品質下降,如病粒超標,就要扣價甚至不能收購。因此,防治病蟲害是增產增收關鍵。特別是南方麥田濕度較大,小麥病蟲害和麥田雜草及漬害常常發生。要制定防控預案,搞好預測預報,加強統治統防。
      三防后期災害。在小麥生長的中后期,大風倒伏、干熱風、爛場雨危害最大。干熱風使麥株的芒、穗、葉片和莖稈等部位均可受害。籽粒干癟,千粒重下降。要增施有機肥和磷肥,加深耕作層,選擇抗逆性強的早熟品種,使用抗旱劑拌種,搞好后期“一噴三防”。
      小麥臨近收獲,也是陰雨比較多的季節。雨水排除不及時,不僅使小麥受漬減產,而且品質下降。收割或脫粒不及時,可能穗發芽,降低小麥品質。在此時期,除了做好清溝排漬外,要注意適時收割,盡量機收。人工收割無論用石磙還是用機械脫粒,都將造成破損粒,造成“不完善粒”。不完善粒超過標準,就要扣價。
      怎樣賣個好價錢?收獲階段要“三分”
      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公布2008年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2008年在稻谷、小麥主產區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其中,每斤白小麥由0.72元提高到0.75元;紅小麥和混合麥分別由0.69元提高到0.70元。3月27日,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宣布,從新糧上市起再次提高2008年生產的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每斤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0.77元、0.72元、0.72元,比2007年分別提高5分、3分、3分。
      按新小麥標準執行最低收購價,麥農的收益會有很大差異。不同的麥子每市斤相差0.05元。因此,要想小麥賣個好價錢,在收獲階段和收購階段都要做到“三分”:收獲階段,農戶要分品種收割,分品種儲存,分品種出售。收購階段,糧食部門要分品種收購,分倉存放,分品種銷售。農民辛苦大半年生產出來的小麥,能否最大限度地賣個好價錢,糧食收購企業分品種、分品質、分等收購是關鍵。白小麥比紅小麥、混合小麥每市斤收購價高0.05元,同品種的每個等級又差0.02元。收購人員的任何疏忽,就會導致農民得不到應得的收益。
      河南延津縣自1998年開始推廣優質小麥。由于當時強麥期貨尚未推出,沒有一個公認的優質小麥檢測標準,生產出來的優質小麥沒有分收、分儲、分銷,優質小麥很難賣出好價格。借助強麥期貨標準,優質小麥銷售價格大幅提高,每斤優質強筋小麥高出普通小麥0.15~0.20元,購銷企業上門搶購。農民積極性高漲,1998年延津僅推廣了幾萬畝優質強筋小麥,現在已達到了60多萬畝。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期貨上市5年來,強麥期貨成交量累計達18億噸,交易額33495億元。2007年,強麥期貨的交易量和交易額增幅分別達166%和199%,位居全球商品期貨成交量排名第7位。
      與期貨市場相反的是,近年糧食系統執行的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小麥數量在減少,雖然與多渠道進入收購市場有關,更與所執行的老的收購標準有關系。我們希望,新標準的執行,會成為我國小麥生產的穩定發展的推動力。(作者:孫魯威)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