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番茄新嫁接技術落戶臨安 技術創新為蔬菜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番茄新嫁接技術落戶臨安 技術創新為蔬菜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來源: 浙江農業信息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05-04 閱讀次
4月22日,臨安市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種子推廣中心聯合舉辦了“番茄新嫁接技術現場培訓觀摩會”,特邀省農科院蔬菜所、杭州市種子總站4位專家到會指導,省農科院蔬菜所專家周國治作了《番茄抗青枯病砧木品種浙砧1號和內固定嫁接技術的研究》主題講座和現場技術示范,臨安市農業局趙華新副局長、張大斌主任、董文忠主任及各業務站技術人員,全市蔬菜合作社、種植大戶等40余人參加培訓和現場觀摩。番茄是臨安市歷史上高山蔬菜主要栽培品種,近年來受連作障礙影響,特別是臨安市屬長江流域酸性土壤區域,青枯病和根腐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發生普遍嚴重,成為番茄毀滅性病害之一,2007年山地番茄栽培面積急劇萎縮到400余畝。而要克服青枯病和枯萎病為害主要辦法是通過抗病品種的選育和嫁接換根兩種辦法。傳統的嫁接“劈接法”速度慢,用工投入大,技術環節多,嫁接部位容易再生不定根與生產實際需要不太適應。番茄采用內固定嫁接技術效率是傳統劈接法的二倍以上,一般可達到每人每小時嫁接百余株,成活率達到95%以上,且在茄子、瓜類等品種上具有較大的適應性。目前生產上應用的鉆木抗病品種價格貴,多為小果型,難以適應市場實際需求。浙砧1號在嘉善丁柵、麗水、臨安等地表現高抗番茄青枯病和番茄根腐枯萎病,根系發達,親和性好;抗番茄青枯病和番茄根腐枯萎病能力達98%以上;與自根苗比較,采收期不推遲,長勢增強,果實畸形果率下降,產量、果實商品性、風味等都有較大提高。采用內固定嫁接技術配合浙砧1號砧木品種,可較好地控制番茄青枯病和枯萎病,為臨安市番茄等山地蔬菜生產發展帶來新機遇。臨安蔬菜產業被列入浙江省、杭州市特色優勢農產品重點發展區域。2007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達11.3萬畝,產值2.4億元。2008年,以建設“長三角”季節性生態蔬菜重點產區為方向,優化布局、依托科技、拓展市場,全面提升蔬菜產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實現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2萬畝以上,產業經濟突破2.8億元,達到增長15%以上的年度發展目標。(浙江農業信息網//種植業信息網)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