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記者30日從國家糧食局獲悉,新的《小麥》國家標準是為適應小麥生產和流通發展的需要,由國家糧食局組織有關專家并協調各部門對1999版《小麥》國家標準進行修訂形成的。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一是修改了小麥分類檢驗方法,將感官檢驗改為儀器化檢驗,建立了我國小麥硬度分類評價體系。二是對小麥分類進行了簡化,新標準中小麥分類由原來的9類調整為5類,取消原來按冬、春季節播種的分類。三是適當放寬了中等小麥不完善粒的限制,與國際標準取得一致。四是增加了標簽標識要求,規定在包裝物上或隨行文件中注明小麥的品種名稱、類別、等級、產地、收獲時間等,以便于小麥產品的溯源。
國家糧食局強調,小麥國家標準是強制性國家標準,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在小麥生產、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都必須嚴格執行小麥國家標準。對今年夏糧收購工作中執行國家標準的情況要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對不執行新標準的行為,要依據有關法規嚴肅查處。
新聞分析:為什么要實施新的小麥國家標準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新的小麥國家標準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標準的實施,將使我國小麥與世界各小麥大國標準趨于一致,對確保小麥收購驗質的客觀公正,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對改善小麥面粉品質將產生積極影響。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改善小麥面粉品質。此次小麥國家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修改小麥分類檢驗方法,將感官檢驗改為儀器化檢驗。實行小麥分類儀器化檢驗,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感官檢驗帶來的人為偏差,這對于確保小麥收購驗質客觀公正,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對進一步推進小麥品質優化,促進優質小麥生產,引導小麥市場價格的形式,改善小麥面粉加工品質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有利于促進小麥生產和貿易發展。新標準在分析我國小麥質量調查檢驗數據基礎上,建立了我國小麥硬度分類評價體系。國家糧食局組織專家對2006年和2007年采集的覆蓋全國8個小麥主產省份的3500余份小麥樣品進行了全面系統檢驗,在取得大量分析數據基礎上,經各有關方面專家、各小麥主產省份和國家有關部門充分討論協商,確定硬度指數大于等于60為硬麥,小于等于45為軟麥,介于其間的為混合麥。總體來看,這將促進小麥生產和貿易發展,積極與國際標準接軌。
新的小麥國家標準有利于引導優質小麥生產和定價,促進我國小麥品質進一步優化。據介紹,與小麥生產、出口大國美國標準相比,我國標準中硬度指數60對應于美國的“中硬麥”,屬于美國硬麥分類的下限。從近幾年我國進口小麥檢驗數據看,美國和加拿大硬麥的硬度指數為70-75,澳大利亞硬麥的硬度指數為65-70,法國小麥硬度指數在60左右。近年來,我國小麥硬度指數超過70的比重也在逐步升高,新標準的實施將便于我國小麥與進口小麥的品質比較,對于促進我國小麥品質進一步優化,引導我國優質小麥的生產和合理定價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立彬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中央投資1.7億實施保護性耕作3..
- 下一篇:科普惠農助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