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政才:繼續鞏固深化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和經驗 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孫政才:繼續鞏固深化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和經驗 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
來源:農業部 |
1月14日,農業部在京召開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總結視頻會議,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在會上強調,農業部和各地農業系統要深入總結農產品專項整治經驗,繼續鞏固深化專項整治行動的成果,扎實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孫政才指出,這次農產品專項整治, 參與部門和人數之多、工作力度之大、社會關注之廣是前所未有的。專項整治有效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明顯加快了制度建設步伐,顯著增強了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積累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一是高度重視,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各級農業等有關部門迅速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組織機構,周密部署。農業部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專項整治工作,明確了四個目標、三個重點、六項行動,提出了12個100%具體工作指標。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扎實開展整治工作。農業部由部領導帶隊,先后赴16個省份開展了25次督查活動;農產品整治組先后派出100多個督導組,深入縣、鄉、村,督導開展農產品整治工作。二是狠抓源頭治理,切實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農業部撤銷了7家企業11個高毒農藥的登記許可,啟動了“全國農藥監督管理網絡聯動系統”,加大高毒農藥查處、收繳力度。在財政部門、環保部門的支持下,收繳的高毒農藥得到全部銷毀。積極會同公安部門加大了對假疫苗、病死豬肉等案件的督辦力度,部分違法犯罪分子已經被判刑。農業、質檢、工商部門密切合作,加大了對農資生產企業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查處案件15334起,涉及貨值達1.35億元。飼料、獸藥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各地農業部門共檢查飼料生產企業15833家、獸藥生產使用單位30103家,飼料合格率達98.9%,獸藥抽檢合格率提高了2個百分點。三是突出質量檢測,扎實推進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管理。各地農業部門共檢查生產基地6428個,抽查認證企業8963家,產品18464個,撤銷了48個認證證書;監測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樣品152.9萬個,責令248家企業限期整改。農業、工商部門督促17萬個涉及農產品的市場建立了索證索票制度,73.7萬公斤不合格農產品被及時退市;全國工商機關還查處了不合格農產品案件1911起。各地農業部門及時將全國大中城市的676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部納入監測范圍,推動批發市場落實自檢、臺帳等制度。四是強化培訓服務,有效提高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農業部等部門頒布了《農民科學素質教育大綱》,組織編制了多種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掛圖,編寫了《農產品安全生產基本知識》等系列叢書,向全國農民發出了公開信。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已印制各種宣傳材料3000多萬份,指導、培訓農民4000多萬戶。五是及時總結經驗,著力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農業部集中出臺了《農藥產品名稱登記核準管理規定》等6個部門規章。貴州、遼寧、河北、河南、上海等省市相繼出臺了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規和制度。 孫政才強調,這次專項整治,雖然解決了一些長期困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但制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完全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雖然有顯著提高,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仍然存在。要深刻認識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始終堅持抓反復、抓鞏固、抓長效機制。近期應著重抓好五方面的機制建設:一是健全組織領導體制。要理順關系,整合管理資源,積極探索建立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運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組織領導體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及時通報監管信息,形成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機制。二是健全責任追究機制。要認真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度,把屬地責任落實到縣、鄉,把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把第一責任落實到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因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依法追究責任。三是健全質量安全監管機制。要以實施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工程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風險評估、市場準入、監測預警、監督抽查、投訴舉報、應急處理等機制,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能力。建立農村巡回檢查制度,把質量檢查人員派到農產品生產經營一線,加強現場監督和技術指導,消除監管盲點,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監管網絡。四是健全質量安全追溯機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設不良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生產經營的黑名單和良好生產經營名單數據庫,建立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誠信體系。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產地編碼、生產檔案、產品編碼、包裝標識制度,加快電子監管平臺建設,逐步建立統一規范、通查通識、全國聯網的農產品監管網絡,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五是健全保障機制。要從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需要出發,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研究制定配套辦法。要整合各種資源,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和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充實工作人員,完善執法手段,提高行政管理和執法能力。要加強與計劃、財政、科技等部門的溝通,爭取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健全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資金保障體系。 孫政才最后強調,2008年,是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的關鍵一年。要按照“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全程監管”的原則,以健全管理制度、強化全程監督、落實屬地責任、完善綜合服務為重點,將質量安全理念貫穿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覆蓋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實現農產品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的協調統一,農產品安全生產與放心消費的協調統一,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議由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主持,農業部總經濟師楊堅、張玉香出席會議。國家發改委、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環保總局等農產品整治組成員單位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農業部有關司局和在京部分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農業部機關公務員和部分事業單位的處級干部共200余人參加了北京會場的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業、畜牧、獸醫、漁業及本地發展改革等農產品整治組成員單位的同志共1300余人參加了各地分會場的會議。 |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