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無公害農產品技術體系

      來源: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7-09-18  閱讀
       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管理是政府行為,但實施主體是生產經營者,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則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的服務者。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生產技術體系是關鍵,它是先進實用的無公害農產品科學技術,與良好的環境保護技術有機的科學組合,具有環境保護和現代農業的高科技特點。
        (1)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的優化選擇技術
        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環境優化選擇的條件包括基地周邊2公里以內無污染源(包括工礦和醫院等污染源);大氣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水質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生產用水質量標準;農田土壤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基地應盡可能選擇在該作物的主產區、高產區和獨特的生態區,基地土壤肥沃,旱澇保收。
        (2)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
        農作物無公害生產栽培,一是選用適宜當地生產的高產、優質、抗病蟲的農作物優良品種;二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以底肥為主,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力保農田土壤中養分平衡。有機肥使用種類甚多,有堆肥、人畜糞便,沼肥、綠肥、作物秸稈、餅肥、腐殖酸類肥、微生物肥、生物鉀肥和經無害化處理達標的城市生活垃圾肥等。農家肥要腐熟無害化使用。允許限量使用的化肥和微肥品種是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磷肥、鉀肥和Cu、Fe、Zn、Mn、B、Mo等微量元素肥料。禁止使用硝態氨肥和城市、醫院、工業區等有害的垃圾、污泥、污水。無論采用任何品種肥料追施或葉面噴肥,最遲均應在作物收獲前20天進行,以防止對農產品的污染;三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病蟲害防治,要實行預防為主,以生物防治為重點的綜合防治的策略。實施化學防治、生物防治、農業和物理防治等綜合措施。優化施藥方法,嚴格堅持病蟲害達標防治原則,達到防治標準。
        養殖業上無公害生產技術核心是無公害飼養管理措施。重點控制飼料、飲用水、加工水質量,疫病防治技術采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禁止使用禁用獸藥、飼料添加劑等,減少使用獸藥、添加劑的量和次數防止對產品污染。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