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山東利津:大雨之后做好田間排水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7-20  閱讀

        7月16日上午,正在田間查看農作物受災情況的利津縣明集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趙全濱告訴記者:“前幾天,雨下得急、雨量偏大,導致田間積水嚴重,許多農作物遭遇澇災。這兩天主要工作就是排水,一方面組織群眾進行田間排水,另一方面做好大溝渠排水。”

        近期,我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農田積水受災,對農作物生長和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據氣象部門統計,近一周時間內,我市平均降雨量為167.3毫米,降雨量超過200毫米鄉鎮(街道)有8個。截至目前,我市累計降雨368.8毫米,比去年同期累計高出214.2毫米,比常年累計平均高出135.9毫米。據各縣區農業局初步統計,截至7月15日,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91.83萬畝,成災面積達到26.31萬畝,個別地塊受災比較嚴重。本階段降水尚未結束,據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幾天內仍將會持續有大的降雨過程,極有可能發生大面積澇災。

        為保障農業生產、降低受災損失,我市各級農業部門把災后恢復生產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來抓好落實,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各縣區及時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工作,切實做好受災后玉米、棉花、蔬菜等農作物的田間管理。各縣區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作物苗情、不同生產進度和農民的不同需求,抓緊制定災后恢復生產的工作方案和技術措施,疏通排水渠道,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使農作物盡快恢復生長。

        據了解,截至16日7時,利津縣年內縣城雨量達431.7毫米,與歷年同期比較偏多185.5毫米,全縣農田受災面積達18.85萬畝,棉花、玉米、蔬菜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災。利津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云強介紹說:“我們7月10日就已將澇災管理措施,下發到各鄉鎮,印制成宣傳材料送到田間地頭,并組織專業人員指導群眾排澇救災。災后田間管理技術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排除積水;二是整理植株;三是中耕松土;四是科學追肥;五是病蟲害防治。受災嚴重的就要及時改種其他作物,才能最大限度彌補災害損失。”

        連日來,廣饒縣平均降雨量達到了177.8毫米。除了玉米地之外,棉田也出現積水現象。廣饒縣成立了3個農業技術指導小組,在指導各鄉鎮做好農田溝渠疏浚的同時,隨時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此次強降雨天氣后,廣饒縣組織農業技術指導小組成員分赴全縣各鄉鎮、街道,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積極組織群眾排澇自救,確保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農資管理部門還特別加強了化肥、農藥等物資的儲備,確保后期農業生產安全不受影響。 “當前咱這個棉花正進入花鈴期,這次降雨主要造成棉花的突長、脫肥和蕾鈴脫落。”在墾利縣墾利街道邵家村的棉田里,農業部門技術人員正向村民詳細講解此次降雨對棉花造成的影響。墾利縣大部分農田排水暢通,但個別地塊發生泥澇。

        在積極組織機械進行強排的同時,墾利縣迅速組織督導組及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把脈問診。縣農業局成立抗災技術指導組,每名班子成員帶領2名農技人員聯系一個鎮、街道,以指導各鎮街的抗災救災工作。同時,分別派出工作組,分赴各鄉鎮街道調查災情,組織開展抗災自救。印發《澇災后田間管理技術意見》2萬份發至受災農戶手中,指導受災農戶采取排除田間積水、中耕松土散墑晾墑、追施速效氮肥、噴施葉面肥、搞好棉田整枝、化控防徒長、及時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搞好生產自救與恢復生產,以彌補災害損失。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