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張墩村發農業現代化建設情況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6-25  閱讀
            美麗張墩村的名氣越來越大。日前,“福建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時”大型系列報道聯合采訪團與位于順昌埔上鎮的張墩村偶遇,是在前往順昌縣城的途中。善于推介“美麗張墩”名片的張墩村人,熱情而淳樸。在與張墩村人的交談中,在實地探訪中,采訪團不禁對這個人口僅有830人的村子刮目相看。
      這里種糧食,采用的是全程機械化生產;這里不僅盛產葡萄,還有葡萄酒莊;這里,現代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興起鄉村生態旅游……張墩村人用勤勞和智慧,建設起又富又美的張墩村。
      種糧全程機械化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走進張墩村,采訪團訝異于這里的農業現代化程度。這里,不僅有工廠化育秧大棚及糧食倉儲加工園區,還有2500畝水稻高產示范基地,已經形成以金祥糧食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實現種糧的全程機械化,形成大米種植、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金祥糧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金祥告訴記者,合作社實際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實行統一采購、統一供種、統一插播、統一管理、統一防治、統一機收、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十統一”運營模式。
            機械化,讓合作社的100多個社員輕輕松松種兩三萬畝田。
            “我們一臺插秧機就可以抵3-4個人用,現在有10多臺插秧機,過兩天再來23臺,就有40臺插秧機,那么,40臺插秧機一天就可以抵100多個人來工作。”劉金祥說。
            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社員也獲得經濟效益。劉金祥介紹,合作社主要的收入靠種糧與機械服務,每個社員會增收10000多元錢。
            與此同時,機械化也帶來生態效益。劉金祥舉例說,烘干能保證大米的質量。
            傳統的辦法,都是往水泥地上曬稻谷,這會造成什么問題呢?一是公路邊汽車尾氣很多,而且超標,二是沙子很多。“我們主要是出口優質米,在做品牌,所以,首先在原料上要合格,要保質保量。從有機的角度來講,采用機械化烘干,不存在二次污染,因為我們從田里收回稻谷,就直接上烘干機。”
      葡萄產業逐漸壯大,豐盈了農民的錢袋子
            張墩村實行種糧機械化,也讓更多農民有閑余時間、村里有更多閑余勞動力發展葡萄等其他產業。
            張墩村農戶陳逢冰的葡萄園有5、6畝。他家的葡萄一般銷往福州、廈門,他還釀一些葡萄酒,銷往深圳、廣州等。
            “銷路都蠻好的。”在自家的葡萄園里,正在忙活的陳逢冰樂呵呵地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早熟的品種,價錢還行,因為早熟的,大家也是圖新鮮,批發價可以賣到6、7元每斤。”
            記者問:“早熟加晚熟的葡萄,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
            憨厚的陳逢冰更是樂呵呵:“一年的收入,豐收的時候,這5、6畝下來可以掙7、8萬元這樣子。”
            村里現在提倡做“葡萄生態園”,陳逢冰覺得不賴。“這樣村里以后有游客來觀光來旅游。村里還有農家樂、采摘園,游客來這里采摘游玩,這樣子挺好的,也可以看看我們新農村的面貌啊。”
            陳逢冰是張墩村眾多葡萄種植戶中的一員。在張墩村,有葡萄園500多畝。
            現如今,張墩村花大手筆建設葡萄產業園。引進名優特新品種,投資5000萬元建設多瑪仕葡萄莊園項目和100畝葡萄大棚種植示范園、品種園,建設集品種展示、休閑采摘、生產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葡萄莊園。
            張墩村的葡萄產業發展迅速,是因為背后有一個強有力的推手。早在2006年,張墩村的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成立了。張墩村的農戶們早年都是種水稻出身,改種葡萄時,技術并不熟練。
            順昌縣埔上張墩村村支書林啟興告訴記者:“我們葡萄專業合作社的宗旨主要是進行服務,針對農業技術、銷售技巧等,進行集中培訓,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講座,還有在生產上進行具體的指導。我們村里大家剛開始種植葡萄的時候,對技術不大了解,從葡萄自然生長到套袋、葡萄新品種的引進、用大棚進行遮蓋等等,合作社都一一指導種植戶,總體上讓大家提高經濟效益。早年我們一畝地的產值4000多元錢,現在差不多提升到7000元錢,總的來說效益上進行了提升。”
            看到效益,種植的人也多了起來,剛開始也就三四戶人種葡萄,現在發展到50多戶人。釀葡萄酒的規模,也從剛開始的兩三戶人,到現在基本上擴展到全村。
            “沒種葡萄的都在釀葡萄酒,我們合作社在這方面主要還是進行指導。”林啟興說。
      兼具外在美和內在美,興起農業休閑觀光游
            2012年以來,張墩村以“打造省級農民創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4A級鄉村旅游景區”為目標,積極謀劃美麗鄉村綜合體建設。
            順昌縣埔上鎮宣委詹美美介紹說:“美麗張墩,我們在建設上主要是注重兩個美。一個是外在的美,一個是內在的美。外在的美就是環境的打造。內在的美就是產業的發展、農民的增收。”
            對張墩村情況了如指掌的詹美美,“美麗張墩”不離口。她說張墩村有兩個優勢,一是區位優勢,地處316國道沿線,又是前往順昌寶山等知名風景區的必經之路;二是產業優勢,除了大力發展上述的糧食產業、葡萄產業,還提升傳統的200畝苗木基地、傳統的煙葉基地。
            而外在美方面,改造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村莊的環境整治,平改坡后,放眼過去,村子屋頂的坡面都呈現賞心悅目的藍色;庭院改造后,農戶的房前屋后有了綠樹;此外,村莊里也種了很多綠化樹,還設有垂釣區、建起綠色慢道。當然,更有一排賣葡萄酒的小木屋形成的獨特風景線……
            四個產業的發展與提升,村莊環境的極大改善,使得張墩村現代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逐漸興起。
            在詹美美看來,建設“美麗鄉村”最受益的是當地的老百姓,首先環境優美了,他們天天生活在那兒,能感覺環境美麗起來了,心情也好了,素質也高了。
            “綠色發展,美麗張墩”成了村民們的口頭禪,不管他們碰到自駕游的游客,還是一些旅游團體,他們都能朗朗上口地說出“綠色發展,美麗張墩”。
            “老百姓通過產業的發展,確實致富了。通過‘美麗鄉村’的建設,2012年張墩村農戶家里的純收入就達到人均9140元,高于順昌縣的平均水平。今年應該會突破萬元。”詹美美興奮地說。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