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新型農業要向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6-17  閱讀
            推動農業現代化,各地方式方法不盡相同。記者在高密市夏莊鎮采訪時發現,這里的小城鎮建設正發揮著積極作用,為當地實現農業現代化搭起了一座高架橋。
      同步規劃,加快農業產業化推動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夏莊的農業除了保障糧食生產這一基本功能之外,就是為工業、商業等提供原材料,沒有專門的規劃,既無產業引導、也無專業推動。各村各戶,各種各地,沒有規模概念,缺少特色產業。
            對此,夏莊鎮副鎮長尹繼成告訴記者,為改變這一狀況,他們作了很多努力,特別是抓住新型城鎮化建設這一時機,對小城鎮建設及農業發展等實施同步規劃、共同發展、分業推動,為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創造了條件,搭建了平臺。
            在尹繼成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夏莊鎮的規劃圖。西部臨近城區、交通便利的區域,用藍色標示,是工業區;中部人口相對集中、商業氛圍濃的區域,用黃色標示,為商業區;東部農業基礎好的區域,用綠色標示,是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定位是:以產業化為龍頭,以標準化為基礎,以園區化為主要形式,大力發展高效農業。
            圍繞這一目標,夏莊鎮又進行了更為具體的產業引導規劃。他們根據各村種植傳統及產業基礎,規劃建設了萬畝韭菜示范園、萬畝出口蔬菜示范園;規劃建設了惠和食用菌、保益杏鮑菇種植園區,直接帶動5000多農戶從事高端食用菌種植;還規劃建設了4個花木園區、6個種植養殖及食品加工基地。這為夏莊鎮的農業發展設定了新的框架,既有專業化推動,又有產業化引導。
            記者來到示范區內的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尹福喜領著我們參觀了整個廠區:接種室、養菌室、現代化的菌包生產線、標準化的產菇房……一路下來,如同演示了金針菇等從孢子到成品的“一生”。尹福喜告訴記者,他們一天能采摘25噸新鮮的金針菇。
            此前,惠德只是當地的一座蔬菜冷庫,幾名合伙人看到了新規劃帶來的商機,率先在夏莊的小寄莊、張家、綦家店、車道口等村發展起菌菇產業,并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開發出了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高品質食用菌種,生產的“惠和”牌金針菇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暢銷國內外,公司也發展成為省級農業重點龍頭企業。惠德現在實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在公司提供統一的菌包、統一的技術指導、統一的標準化產菇房等前提下,將金針菇種植全部交給合作社,由合作社組織社員承包承租,先后吸納了400多農戶參與,為當地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
            如今,夏莊鎮已建成現代化農業園區11個,發展農業龍頭企業69家,有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270多家,帶動1萬多農戶從事園區化種植,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36項,培育品牌20多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種植基地。
      新型社區,提高農村社會保障能力
            “農村社區化是城鎮化的前沿,核心是在產業支撐、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山東省社會學會理事、社會學博士馬光川認為,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勞動力進城打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變成了“老年人”,城鎮化助推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農村社區化帶來的社會保障功能,解決好這部分人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愿意把土地流轉出來,投入到規模化經營或高效農業中去。這需要有更充分的就地就業機會,更穩妥的收入保障,更完備的公共服務等。”
            記者在河崖社區服務中心看到,這里設有計劃生育、社區環衛、社會保障、文教體育、社區治保等服務站,集中在一起實行“一站式”服務,相關業務都由這些服務站直接辦理或代理辦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有人代理”,讓農民享受到了“市民”的待遇。
            河崖社區55歲的杜慧蘭告訴記者,自從兩個兒子在城里就業后,家里的5畝多地就全靠她和老伴兒打理,一年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雖然種著累,但也沒法。”杜慧蘭說。自從河崖建成中心社區后,她和老伴兒的生活有了變化。先是就近入了新農保和新農合,生活沒有了后顧之憂;后來又通過社區的土地流轉服務窗口,把土地轉給了金夏莊順溪園有機谷物合作社,還在社區介紹下到合作社當起了“工人”。杜慧蘭對現在的生活比較滿意,“俺現在一月工資1000多元,老伴兒800元,再加上每年每畝地1000元的流轉費,全家一年收入近3萬元了。”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土地流轉農民的合法權益,在夏莊鎮,不論是合作社還是農業龍頭企業,只要是參與土地流轉的,都要提前把流轉費交給鎮財政,農民直接從社區經管部門領取補償金,整個過程都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嚴格規范,讓農民吃了定心丸。
            目前,夏莊鎮已建起了3個中心社區、6個農村社區和4個集中居住區。依托這些新型社區,他們除了構筑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外,還不斷提升社區市場化服務功能,建立了科技信息、市場營銷、農資供應等市場體系,帶動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餐飲、商貿、物流、汽車銷售等產業集群。
            這些產業的存在,讓當地農民有了更多的創業、就業選擇,讓更多的土地得以流轉出來。
      城鎮發展,培育農民現代化意識
            在夏莊鎮,記者還發現,不斷加快的小城鎮建設,讓夏莊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變得非常完善,城鎮載體功能更加健全,特別是有線電視、移動手機、寬帶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加快了當地農民意識的現代化轉變。
            毛家屋子村種糧大戶王德福認為,是交通網絡和現代通訊設施讓他對種地這份“職業”有了新的認識。“以前種地只是一種習慣或是單純的生存手段。天天祈禱風調雨順,多打小米;卻不知道打造品牌,提升價值。”說起以前,王德福的話有些辛酸,“那時候的小米大都被糧販子販賣到青島去了,價格壓得很低,村里人得過且過,種地的積極性越來越低。”
            隨著夏莊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別是道路的暢通讓當地的農民有了更多到外地見識新事物的機會。王德福決定到青島去看看,并特地到農貿市場轉了轉。“人家一聽是毛家屋子種小米的,就問還有沒有庫存的賣給他們,這才知道我們的小米在青島賣得非常好。”打探的結果堅定了他多了解外界、增長見識的想法。回村后,王德福聯合村里人成立了金夏莊順溪園有機谷物合作社,統一技術、統一耕種、統一銷售,現已發展社員118戶,土地1700多畝。今年他們合作社的保護收購價是6元多一公斤,還是沒去皮的谷子。
            更多的現代社會及市場信息隨著夏莊鎮不斷加快的城鎮建設,通過社區化服務、手機通訊、寬帶上網等渠道快速傳播開來,讓王德福更迫切地開始了對現代化知識的學習和使用。他用上了手機,裝上了寬帶,購買了農用車,通過各種手段了解社會發展情況,了解耕種技術,了解市場行情。他在縣城開設了農產品專賣店;在村里辦起了小米加工廠,裝備了現代化的小米篩選、拋光、包裝機。他通過網絡,頻繁地和省農科院小米種植專家聯系,除了請專家指導科學耕種外,還聯合搞科研。他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積極打造“毛家屋子小米”品牌,并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王德福說,“只要掌握了現代化的知識和技術,農民就可以把種地作為一種職業來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生存手段。”
            隨著現代通訊設備及技術的推廣,夏莊鎮已開通寬帶網絡的農戶達9400戶,手機用戶43000多戶。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逐漸開始用手機和網絡來聯系業務、銷售農產品。
            在城市或交通樞紐,我們大都能看到一座或一組高架橋的出現,讓車流在不同高度的馬路上穿插跨越,快速通行。夏莊鎮的小城鎮建設正在發揮著這種作用,通過同步規劃、功能引導,實現了農業的專業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為當地農業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現代化進程搭建了快速通道。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