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江西省實施現代漁業建設初步取得成效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6-04  閱讀
             4月份以來,江西省水產品消費同比增加30%以上,而水產品價格保持基本穩定,老百姓吃得起、也吃得好,這與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現代漁業建設項目密不可分。2008年以來,江西省啟動并實施了以夯實基礎、提升產能、安全生態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漁業建設,累計投入9.62億元,改造標準化池塘19.16萬畝,改擴建“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良種繁殖場40家。5年來,江西省水產品產量增加32.4萬噸,有力地滿足了城鄉居民“菜籃子”需要。不僅如此,池塘改造后,每畝水面還增收節支1700余元,累計為漁民增收3.3億元。
        ——改善基礎設施,提高養殖產量。一是改擴建規模化繁殖場。先后投入7000萬元,改擴建“規;I化、標準化”良種繁殖場40家,建設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4家、省級25家,待驗收17家,涌現出了一批年銷售苗種超10億尾以上的專業化良繁場,其中寧都鑫鴻水產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繁苗量達20億尾以上,比改造前增加了近10倍。二是改造標準化池塘。累計投入2.8億元,通過清淤、護坡及進排水等關鍵技術改造,改造標準化池塘19.16萬畝,使養殖產量、效益和水產品質量顯著提高,畝均產量可達1200公斤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300%,僅項目區就可增加水產品產量6.3萬噸。三是提高漁業機械使用率。我省積極推廣增氧機、投餌機、水質凈化設備等先進機械,漁業機械由5年前的17.8萬臺(套)增長到28.3萬臺(套),增長36.7%,其中,投餌機增長39.4%、增氧機增長36%,項目區養殖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有力地提高了漁業機械化水平。
        ——推廣科學養殖,確保產品質量。一是建設無規定疫區。江西省與珠江水產科學研究所合作,在全國率先開展草魚出血病無規定疫區創建工作,劃定永修等6縣為無疫區范圍,構建了包括病原監測、免疫、生物屏障、管理屏障、耐藥監測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在內的草魚出血病無疫區技術體系框架,控制了疫病,減少了魚藥用量和魚藥殘留。二是試點碳匯漁業。將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明文規定不得在江河、湖泊、水庫使用無機肥、有機肥、生物復合肥等進行水產養殖。在此基礎上,我省積極試點碳匯漁業,在新余仙女湖和武寧廬山西海50余萬畝水面實施“牧漁養水”,預計年生產有機魚1萬噸,實現產值5億元。三是推進健康養殖。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356家,面積達150萬畝,較5年前分別增加了近10倍、3倍,數量和面積均居全國前列。在此帶動下,我省水產品抽檢合格率持續向好,今年一季度,全省水產品監測合格率達到100%。
        ——堅持多措并舉,豐富餐桌品種。一是發展特種養殖。依托豐富的淡水漁業種質資源,江西省大力發展特種養殖,初步形成了“一縣一品”、“數縣一板塊”的特色水產品發展格局。目前,全省規模化繁殖的特種水產苗種已達30多個,養殖的特種水產品種達40余種。刺鲃、黃尾密鲴、翹嘴鲌等一大批特種水產已成功進行規模化繁殖,胭脂魚、泥鰍、中華草龜等特種水產苗種繁殖技術和產量居全國領先水平。二是發展水產品流通。據統計,至2012年底,全省已有水產品交易市場(含集散地)50多家,水產品倉儲冷凍面積16萬平方米,年運銷能力達350多萬噸,相比5年前分別增加10家、3萬平方米和50多萬噸,基本能夠保證水產品及時供應到全省各大消費市場。三是發展水產品深加工。江西省不斷鼓勵和扶持水產品加工,近5年來,水產品加工種類由8大類增加至12大類,加工總量由32萬噸增長至58.3萬噸,總產值由58億元提高至170億元,加工率由16%提高至24.6%,既提高了水產品效益,又豐富了百姓餐桌。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