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宣化市葡萄園被聯合國批準為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
宣化市葡萄園被聯合國批準為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
繼位列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之首后,5月29日,在日本召開的“第四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經過200多名與會專家和代表的無記名投票,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批準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
宣化葡萄漏斗種植獨一無二
三年申遺終成功
早在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項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
從2011年起,宣化區就啟動了“宣化傳統葡萄園”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多次派出代表參加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國際論壇等大型會議,世界糧農組織專家也多次到宣化進行實地考察。最終,“宣化傳統葡萄園”以其獨特的優勢得到了中外專家的一致認可,并被列為重要候選點。
此次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的共有中國、日本、印度三個國家的五個地區。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歷時三年“申遺”成功,不僅是我國第一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更是全球第一個以“城市農業文化遺產”命名的傳統農業系統。
在當天召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中,張家口市宣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席玉東發表陳述報告說,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申遺”成功,不但將“宣化牛奶葡萄”品牌推出國門,使區域葡萄的世界影響力不斷增強,帶來更多的國際間交流合作,還為張家口地區提供了發展機遇,為當地經濟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漏斗”種植獨一無二
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范圍包括春光鄉的觀后、盆窯和大北三個村,以種植宣化牛奶葡萄為主,現有種植面積1500多畝。宣化牛奶葡萄是果肉脆而多汁,酸甜比適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剝皮,具有刀切不流汁的特點,是我國最佳鮮食葡萄品種之一,具有不可移植性。
據了解,宣化是中國最古老的葡萄產區之一,也是牛奶葡萄的原產區,相傳西漢張遷出使西域時引入。據史書記載,宣化的牛奶葡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傳統漏斗架式葡萄種植的產區,在國內乃至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種植方式占地面積小,透光透風好,肥源、光源集中,極富觀賞價值,適合于庭院栽培,具有發展休閑農業的巨大潛力。
宣化牛奶葡萄曾先后在國際國內拿過多項大獎。1909年在巴拿馬萬國物產博覽會上獲得“榮譽產品獎”,曾連續四年蟬聯“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獎。今年5月21日,在農業部命名的全國第一批19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排在第一位。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負責人戴衛東建議,農業文化遺產地的發展可以跟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結合起來。開發農業遺產地具有特殊性、唯一性的產品,形成一種產業。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席李文華指出,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將傳統農業系統及其賴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不僅保護傳統農耕技術和農業生物物種,還保護農業遺產賴以生存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最終實現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