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國內儀器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將是以后研發的重心
國內儀器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將是以后研發的重心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4-23 閱讀次
近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看到中石油的一個訂單,其中50臺氣相色譜儀器全是進口設備。他問中石油方面為什么不考慮使用國產儀器,對方告訴他,別的儀器或許可以將就,但這種儀器必須用國外產品。
這個回答讓閆增序感到頗為無奈。如何改變我國科學儀器研發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現狀?如何應對日益增多的社會需求?近日,有關專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呼吁,必須加快科學儀器行業技術積累和市場轉化步伐,讓行業本身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充分釋放出來。
質量不穩定:2012年,我國科學儀器行業(12個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31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269億元,同比增長23.4%,占行業總產值的31.9%;實現利潤202.3億元,同比增長22.34%,占全行業利潤(604億元)的33.4%。“2012年,科學儀器行業增長規模首次進入機械裝備工業前三名,但就市場而言,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相比仍然處于劣勢。”閆增序在4月19日舉辦的2013年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說。
有時候拿一臺國產儀器作檢測,各項指標與國外產品相比并不差,但換一臺再測,指標就會出現很大差距。“國內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還有待提高。”《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何保證自己承諾的質量指標都能夠做到,這是國內企業需要認真反思的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教授孫宇鋒認為,產品的可靠性其實就是產品是否經久耐用,但這方面國產科學儀器還很匱乏。“產品質量不能只靠檢測,國產儀器的很多質量問題都出在研發設計環節,可靠性應該通過設計賦予,并在生產中給予保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孫宇鋒強調。
“質量是用戶選擇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如果質量不過硬,價錢便宜用戶也不敢用。”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研究員楊松成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楊松成同時指出,對于一些重大國家、社會需求以及突發事件,科學儀器的響應能力還比較薄弱,研發滯后的問題較為突出,“研發人員需要站在更高處來看市場、預測未來”。
這個回答讓閆增序感到頗為無奈。如何改變我國科學儀器研發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現狀?如何應對日益增多的社會需求?近日,有關專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呼吁,必須加快科學儀器行業技術積累和市場轉化步伐,讓行業本身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充分釋放出來。
質量不穩定:2012年,我國科學儀器行業(12個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31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269億元,同比增長23.4%,占行業總產值的31.9%;實現利潤202.3億元,同比增長22.34%,占全行業利潤(604億元)的33.4%。“2012年,科學儀器行業增長規模首次進入機械裝備工業前三名,但就市場而言,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相比仍然處于劣勢。”閆增序在4月19日舉辦的2013年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說。
有時候拿一臺國產儀器作檢測,各項指標與國外產品相比并不差,但換一臺再測,指標就會出現很大差距。“國內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還有待提高。”《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何保證自己承諾的質量指標都能夠做到,這是國內企業需要認真反思的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教授孫宇鋒認為,產品的可靠性其實就是產品是否經久耐用,但這方面國產科學儀器還很匱乏。“產品質量不能只靠檢測,國產儀器的很多質量問題都出在研發設計環節,可靠性應該通過設計賦予,并在生產中給予保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孫宇鋒強調。
“質量是用戶選擇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如果質量不過硬,價錢便宜用戶也不敢用。”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研究員楊松成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楊松成同時指出,對于一些重大國家、社會需求以及突發事件,科學儀器的響應能力還比較薄弱,研發滯后的問題較為突出,“研發人員需要站在更高處來看市場、預測未來”。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