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上海金山區漕涇鎮數百戶農民通過養蝦脫貧致富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4-13  閱讀
            這幾天,在上海金山區漕涇鎮北部的申聯水產養殖合作聯社蝦塘旁,負責人劉企平正指揮著蝦農將數百萬尾南美白對蝦苗投放進塘內。放眼望去,經過整理一新的格子成方的蝦塘,清澈的塘水泛著細碎的碧波,近看,幼嫩的小蝦苗正搖搖晃晃在游動。由此,滬郊淡水養蝦規模數一數二的漕涇鎮蝦農,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而鎮上另一個逸佳水產養殖合作社里,也是一番喜人景象:在太陽光照射下,一個個大棚蝦塘的水溫升至25℃,一個半月前投放的蝦苗已長成4-5厘米長……合作社負責人李永權指著池塘里正覓食的南美白對蝦,告訴筆者:“今年2月底投放的70畝頭茬蝦,預計5月10日前后可捕撈上市,市民可搶先嘗鮮,而我們農民也可以通過早上市賣個好價錢。 ”
        據了解,漕涇鎮是滬郊聞名的淡水養蝦的集聚地和高產鄉鎮。鎮農技站高級農藝師曾雪林告訴筆者,養蝦是漕涇農民的致富絕活,近幾年來走集約化和科學養蝦的路子,當地大力推廣魚蝦混養和大棚放養等新技術,硬是闖過一道道難關,養蝦產量和產值年年刷新,去年全鎮5935畝水面產白對蝦等水產品達2730噸,平均畝產值達到1.425萬元。目前,全鎮養蝦產業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25%,數百戶農民通過養蝦脫貧致富。
        “養蝦是公認的技術活,水質、水溫、氣候以及飼料等某個環節稍一疏忽,就會招致絕產無收。”漕涇水產技術研究學會會長吳引忠說,近幾年蝦農每年有十多萬元甚至更多的收入,是專業合作社集聚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取得的。他介紹說,前些年,上百位養蝦散戶單槍匹馬,廣養薄收,結果荒蕪的廢蝦塘到處可見;近幾年,當地政府引導散戶向大戶靠隴,由大戶“當家”組建成合作社,這樣一來被組合的散戶每年最少也有7萬-8萬元收入,全鎮從原來歉收面積約占35%左右,降至這兩年的10%以內,僅這一塊就增收1200多萬元。
        如今的漕涇,養殖業蓬勃發展。申聯水產養殖合作聯社講求規模,由5家水產合作社組成,注冊資金600萬元,養殖面積達到2008畝,主攻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養殖,實行飼料配送、技術服務、成蝦銷售、倉儲等一條龍服務,去年僅養南美白對蝦畝收入超過1.4萬元,總收入達2800多萬元,養蝦戶家家戶戶抱了個“金娃娃”。
        逸佳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則主攻單位面積產量。合作社從前年起試行大棚溫室養蝦,春節剛過就向申漕育苗公司購進第一撥蝦苗,一年養3茬蝦,去年70畝大棚茬茬獲得成功,3茬疊加起來畝產成蝦1噸多,產值接近2.7萬元,而其他900多畝蝦塘也獲得每畝1.5萬元的高收入。“只要不遭受重大自然災害,今年還會是個豐收年。 ”李永權在塘岸上一邊喂著蝦飼料,一邊蠻有把握地說。
        據了解,漕涇鎮農科站還常年開辦養蝦生產技術系列講座,使“課堂”成為“蝦塘”有力的技術支撐。最近,正值全鎮583只蝦塘約5000畝水面大面積投放蝦苗的時節,由鎮農技站聯合申聯水產養殖合作聯社、逸佳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漕涇水產技術研究學會舉辦的技術講座會,吸引了近百名水產養殖戶前來聽課,及時為養殖戶安全投苗放養“保駕護航”。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