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現階段我國農業勞動力客觀上處于結構性緊缺狀態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3-25  閱讀
            春耕時節,記者在龍巖農村采訪,發現農業生產用工難問題亟須解決。
        在新羅區小池鎮卓洋村,記者遇到種菜大戶劉信臻。時下正是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近50畝大棚里,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要下種,要扎籬笆,要管理。
        “很難雇到人!崩蟿⒄f,“以前還能雇到四五十歲的農村婦女幫忙,現在來我這干活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三個工人加起來都200多歲了!
        劉信臻在鄉下租地種菜已有20多年了。這幾年,每到種菜時節,他就煩惱,因為原本勞動力豐富的農村也出現了招工難題。今年,他以每天50元的工資雇人!斑@個工資,與外出務工相比確實較低,對年輕人、中年人缺乏吸引力,但工資高了我就會虧本!彼f。
        劉信臻也想了很多辦法。去年冬天,他投入近5萬元在大棚安裝了噴灌、滴管系統,犁田用上旋耕機,以機械代替人力。今年,他又建了冷庫,準備儲存一部分蔬菜,以提高效益,好讓自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雇工。
        “有的活兒不能用機械,只能靠人,F在種菜的人年齡越來越大,等我們都種不了菜了,該怎么辦?”老劉憂慮地說。
        小池鎮農技站站長魏洪祥說,現在不僅分散經營的農戶,有規模的農業企業也存在用工難問題,主要是因為受氣候、市場波動等影響,農業效益不穩定,大部分農戶開不出高工資,對勞動力沒有吸引力。
        龍巖市委農辦有關負責人分析說,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大約有勞動力資源2.5億人,約有1.5億青壯年進城務工,從事農業的大多為老人和婦女,農業勞動力客觀上處于結構性緊缺狀態。中央1號文件突出強調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這是解決農業生產用工問題的根本之道。
        魏洪祥認為,加大惠農支農投入,提升農業勞動力的工資水平,是當前比較可行的解決辦法。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