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測土配方施肥的具體過程
測土配方施肥的具體過程
來源: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20-04-16 閱讀次
測土配方施肥就是國際上通稱的平衡施肥, 這項技術是聯合國在全世界推行的先進農業技術。實行測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 獲得穩產高產, 還能改善農產品質量, 是一項增產節肥、節支增收的技術措施。現將測土配方施肥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分述如下。
1 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
1.1 采集土樣
土樣采集一般在秋收后進行。采樣的主要要求是: 地點選擇以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從過去采集土壤的情況看, 很多農民甚至有的技術人員對采樣不夠重視, 不能嚴格執行操作程序, 取得的土樣沒有代表性。采集土樣是平衡施肥的基礎, 如果取樣不準, 就從根本上失去了平衡施肥的科學性。為了解作物生長期內土壤耕層中養分供應狀況, 取樣深度一般在 20cm, 如果種植作物根系較長, 可以適當加深土層。
取樣一般以 3.33~6.67hm2為一個單位, 當然, 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地塊面積大、肥力相近的, 取樣代表面積可以放大一些; 如果是坡耕地或地塊零星、肥力變化大的, 取樣代表面積也可小一些。取樣可選擇東、西、南、北、中5 個點, 去掉表土覆蓋物, 按標準深度挖成剖面, 按土層均勻取土。然后, 將采得的各點土樣混勻, 用四分法逐項減少樣品數量, 最后留 1kg 左右即可。取得的土樣裝入布袋內, 袋的內外都要掛放標簽, 標明取樣地點、日期、采樣人及分析的有關內容。
1.2 土壤化驗
化驗內容的確定, 考慮需要和可能兩個方面。按目前農民對化驗費用的實際承受能力, 只能選擇一些相關性較大的主要項目。測試化驗土壤的儀器采用測土儀,測量結果準確。各地普遍采用的是五項基礎化驗, 即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機質和 pH 值。這五項之中, 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是體現土壤肥力的三大標志性營養元素。有機質和 pH 值二項, 可做參考項目, 根據需要可針對性化驗中、微量營養元素。土壤化驗要準確、及時。化驗取得的數據要按農戶填寫化驗單, 并登記造冊, 裝入地力檔案, 輸入微機, 建立土壤數據庫。
1.3 確定配方
配方選定由農業專家和專業農業科技人員來完成。首先要由農戶提供地塊種植的作物, 及其規劃的產量指標。農業科技人員根據一定產量指標的農作物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 以及不同肥料的當季利用率, 選定肥料配比和施肥量。這個肥料配方應按測試地塊落實到農戶, 按戶按作物開方, 以便農戶按方買肥, 對癥下藥。
1.4 加工配方肥
配方肥料生產要求有嚴密的組織和系列化的服務, 故省里成立了平衡施肥技術產業協作網。這個協作網集行業主管部門、教育、科研、推廣、肥料企業、農村服務組織于一體, 實行統一測土、統一配方、統一供肥、統一技術指導, 為廣大農民服務。配方肥的生產第一關, 要把住原料肥的關口, 選擇省內外名牌肥料廠家, 選用質量好、價格合理的原料肥。第二關是科學配肥, 由縣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統一建立配肥廠。
1.5 按方購肥
經過近些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實踐, 一些地方已經摸索出了配方肥的供應辦法。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測土配方之后, 把配方按農戶按作物寫成清單, 縣推廣中心、鄉鎮綜合服務站、農戶各 1 份。由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或縣推廣中心按方配肥銷售給農戶。科學本身是嚴格的, 來不得半點馬虎。
美國已有 1/5 左右的耕地采用衛星定位測土配方施肥。簡單地說, 他們按著不同土壤肥力條件, 確定若干適應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當播種施肥機械田間作業時, 由衛星監視機械行走的位置, 并與控制施肥配方的電腦系統相聯結, 機械走到哪個土壤類型區, 衛星信息系統就控制電腦采用哪種配方施肥模式。這種施肥是變量的、精確的, 這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施肥方法。我們現在搞的平衡施肥, 應當說還是一個過渡階段, 但發展趨勢越來越科學。一定要認真解決過去出現的“只測土不配方、只配方不按方買肥”的問題, 全面落實平衡施肥操作程序, 不斷提高科學化水平。
1.6 科學用肥
配方肥料大多是作為底肥一次性施用。要掌握好施肥深度, 控制好肥料與種子的距離, 盡可能有效滿足作物苗期和生長發育中、后期對肥料的需要。用作追肥的肥料, 更要看天、看地、看作物, 掌握追肥時機, 提倡水施、深施, 提高肥料利用率。
1.7 田間監測
平衡施肥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使用配方肥料之后,要觀察農作物生長發育, 要看收成結果。從中分析, 做出調查。在農業專家指導下, 基層專業農業科技人員與農民技術員和農戶相結合, 下田監測, 詳實記錄, 納入地力管理檔案,并及時反饋到專家和技術咨詢系統, 作為調整修訂平衡施肥配方的重要依據。
1.8 修訂配方
我省平衡施肥測土一般每年進行 1 次。按照測土得來的數據和田間監測的情況, 由農業專家組和專業農業科技咨詢組共同分析研究, 修改確定肥料配方, 使平衡施肥的技術措施更切合實際, 更具有科學性。這種修改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 每一次反復, 都是一次深化提高。
2 測土配方施肥應注意的問題
(1)貫徹執行有機肥與化學肥料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則。
(2)切實做到氮磷鉀養分之間的平衡和大量元素養分和微量元素養分之間的平衡。
(3)靈活掌握基肥、種肥、和追肥等 3 種施肥方式。
(4) 深刻領會“養分歸還學說”“最小養分律”“報酬遞減律”“因子綜合作用律”。
(5) 全面評價產量、質量、經濟、生態和改良土壤等 5 項施肥指標。
(6) 綜合運用肥料種類( 品種)、施肥量、養分配比、施肥時期、施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等 6 項施肥技術。
1 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
1.1 采集土樣
土樣采集一般在秋收后進行。采樣的主要要求是: 地點選擇以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從過去采集土壤的情況看, 很多農民甚至有的技術人員對采樣不夠重視, 不能嚴格執行操作程序, 取得的土樣沒有代表性。采集土樣是平衡施肥的基礎, 如果取樣不準, 就從根本上失去了平衡施肥的科學性。為了解作物生長期內土壤耕層中養分供應狀況, 取樣深度一般在 20cm, 如果種植作物根系較長, 可以適當加深土層。
取樣一般以 3.33~6.67hm2為一個單位, 當然, 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地塊面積大、肥力相近的, 取樣代表面積可以放大一些; 如果是坡耕地或地塊零星、肥力變化大的, 取樣代表面積也可小一些。取樣可選擇東、西、南、北、中5 個點, 去掉表土覆蓋物, 按標準深度挖成剖面, 按土層均勻取土。然后, 將采得的各點土樣混勻, 用四分法逐項減少樣品數量, 最后留 1kg 左右即可。取得的土樣裝入布袋內, 袋的內外都要掛放標簽, 標明取樣地點、日期、采樣人及分析的有關內容。
1.2 土壤化驗
化驗內容的確定, 考慮需要和可能兩個方面。按目前農民對化驗費用的實際承受能力, 只能選擇一些相關性較大的主要項目。測試化驗土壤的儀器采用測土儀,測量結果準確。各地普遍采用的是五項基礎化驗, 即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機質和 pH 值。這五項之中, 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是體現土壤肥力的三大標志性營養元素。有機質和 pH 值二項, 可做參考項目, 根據需要可針對性化驗中、微量營養元素。土壤化驗要準確、及時。化驗取得的數據要按農戶填寫化驗單, 并登記造冊, 裝入地力檔案, 輸入微機, 建立土壤數據庫。
1.3 確定配方
配方選定由農業專家和專業農業科技人員來完成。首先要由農戶提供地塊種植的作物, 及其規劃的產量指標。農業科技人員根據一定產量指標的農作物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 以及不同肥料的當季利用率, 選定肥料配比和施肥量。這個肥料配方應按測試地塊落實到農戶, 按戶按作物開方, 以便農戶按方買肥, 對癥下藥。
1.4 加工配方肥
配方肥料生產要求有嚴密的組織和系列化的服務, 故省里成立了平衡施肥技術產業協作網。這個協作網集行業主管部門、教育、科研、推廣、肥料企業、農村服務組織于一體, 實行統一測土、統一配方、統一供肥、統一技術指導, 為廣大農民服務。配方肥的生產第一關, 要把住原料肥的關口, 選擇省內外名牌肥料廠家, 選用質量好、價格合理的原料肥。第二關是科學配肥, 由縣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統一建立配肥廠。
1.5 按方購肥
經過近些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實踐, 一些地方已經摸索出了配方肥的供應辦法。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測土配方之后, 把配方按農戶按作物寫成清單, 縣推廣中心、鄉鎮綜合服務站、農戶各 1 份。由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或縣推廣中心按方配肥銷售給農戶。科學本身是嚴格的, 來不得半點馬虎。
美國已有 1/5 左右的耕地采用衛星定位測土配方施肥。簡單地說, 他們按著不同土壤肥力條件, 確定若干適應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當播種施肥機械田間作業時, 由衛星監視機械行走的位置, 并與控制施肥配方的電腦系統相聯結, 機械走到哪個土壤類型區, 衛星信息系統就控制電腦采用哪種配方施肥模式。這種施肥是變量的、精確的, 這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施肥方法。我們現在搞的平衡施肥, 應當說還是一個過渡階段, 但發展趨勢越來越科學。一定要認真解決過去出現的“只測土不配方、只配方不按方買肥”的問題, 全面落實平衡施肥操作程序, 不斷提高科學化水平。
1.6 科學用肥
配方肥料大多是作為底肥一次性施用。要掌握好施肥深度, 控制好肥料與種子的距離, 盡可能有效滿足作物苗期和生長發育中、后期對肥料的需要。用作追肥的肥料, 更要看天、看地、看作物, 掌握追肥時機, 提倡水施、深施, 提高肥料利用率。
1.7 田間監測
平衡施肥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使用配方肥料之后,要觀察農作物生長發育, 要看收成結果。從中分析, 做出調查。在農業專家指導下, 基層專業農業科技人員與農民技術員和農戶相結合, 下田監測, 詳實記錄, 納入地力管理檔案,并及時反饋到專家和技術咨詢系統, 作為調整修訂平衡施肥配方的重要依據。
1.8 修訂配方
我省平衡施肥測土一般每年進行 1 次。按照測土得來的數據和田間監測的情況, 由農業專家組和專業農業科技咨詢組共同分析研究, 修改確定肥料配方, 使平衡施肥的技術措施更切合實際, 更具有科學性。這種修改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 每一次反復, 都是一次深化提高。
2 測土配方施肥應注意的問題
(1)貫徹執行有機肥與化學肥料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則。
(2)切實做到氮磷鉀養分之間的平衡和大量元素養分和微量元素養分之間的平衡。
(3)靈活掌握基肥、種肥、和追肥等 3 種施肥方式。
(4) 深刻領會“養分歸還學說”“最小養分律”“報酬遞減律”“因子綜合作用律”。
(5) 全面評價產量、質量、經濟、生態和改良土壤等 5 項施肥指標。
(6) 綜合運用肥料種類( 品種)、施肥量、養分配比、施肥時期、施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等 6 項施肥技術。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土壤墑情自動監測系統的構成
- 下一篇:利用土壤測試數據開展配方施肥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