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中藥材農藥殘留檢測的主要方法

      來源: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3-09-24  閱讀
        由于中藥材的種植者缺乏合理使用農藥的知識,同時,農藥市場充斥著很多假冒偽劣產品,種植者長期使用高毒及高殘留農藥,上述諸多原因造成了許多高毒及高殘留農藥在中藥材中的殘留,這嚴重制約了我國中藥材走向國際草藥市場。然而,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2年3月18日頒布并于6月1日施行的5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6和國家外經貿部于2001年7月1日實施的5藥用植物及制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6必將使我國藥材生產有法可依,必將促進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1 藥材農藥殘留問題
          中藥材的質量直接影響中藥產品的質量,衡量中藥材質量標準除中藥自身的有效成分外,還包括化學農藥及重金屬的污染。藥材農藥殘留問題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國際上從1970年起開始研究藥材農藥殘留量問題,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農藥殘留測定單獨列為檢測項目,近年來成為世界性的研究熱點,如埃及學者分析了20種植物303個樣品中的有機氯和有機磷農藥。自1986年起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們逐步將農殘檢測研究工作開展起來,并逐步規定了各種中藥農藥殘留的限量標準。李慶民等測定了人參中六六六農藥含量;除了測定人參中六六六的含量外,還測定了其中滴滴涕的含量;分析了紅花等5種藥材中農藥(六六六、DDT)的殘留量;韓桂茹等[分析了金銀花、枸杞子、大青葉、知母及潞黨參等中藥材中有機氯農藥和有機磷農藥殘留量;建立了西洋參、黃芪及甘草中有機氯農藥測定的氣相色譜法。用毛細管氣相色譜法分析了甘草、黃芪等中藥材中多種有機氯農藥的含量。田金改等對中成藥中有機氯農藥殘留進行了分析。陳建民等[對11種中藥及6種中成藥中有機氯農藥測定的方法進一步規范化,并據分析結果提出限量標準的建議。2000年出版的藥典上已記載了有機氯農藥的測定方法,標志著我國對于藥材農藥殘留的研究已進一步的規范化、標準化。
        2 中藥農藥殘留的種類
          我國中藥材生產中規定了可以使用的低毒農藥種類,但由于藥材的種植者不能根據農藥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對中藥材栽培植物群體的作用機制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因素,使用一些高毒及高殘留農藥(有時是幾種混用),來防治藥材上的病蟲害。由此造成了一些高毒及高殘留農藥在中藥材中的殘留。中藥材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的農藥種類見表1。
        其中有機氯類殺蟲劑曾是各國殺蟲劑中使用最廣泛的一大類,由于其殘留量大,毒性大,污染性強,因此在農殘研究中很受重視。藥材中有機氯農藥的檢測,目前主要有六六六(BHC)、滴滴涕(DDT)以及五氯硝基苯(PCNB)和艾氏劑(Aldrin)。而有機磷農藥化學結構中多有酯鍵,不穩定,因此在藥材中殘留情況較少。
        3 中藥農藥殘留檢測的前處理方法
          由于藥材種類繁多,各類藥材樣品基本組成復雜,預測定的各種農藥組成不同,且存在農藥的同系物、異構體、降解產物、代謝產物等的影響。藥材在生產、運輸、加工過程中接觸到的重金屬等其它化學污染物也可能在藥材組織中蓄積,從而增加了藥材中農藥殘留分析的難度。
        農藥殘留測定前要有適合于中藥材的預處理方法,將藥材轉化為可供上機測定的樣液,一般包括萃取、凈化、濃縮等預處理步驟。根據所測農藥種類的不同,需要對藥材樣品采用不同的前處理技術。這需要廣大科研工作者積極探索,不斷改進前處理技術,推出各類農藥測定的最佳前處理技術,如有機氯農藥的提取方法主要是在Steiwandter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磺化法。
        4 中藥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
          由于農藥的品種繁多,各種農藥的化學結構各異,不同的農藥需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同時中藥中自身的化學成分的性質若與農藥相近,就會對農藥的檢測形成干擾。中藥中農藥的殘留量屬于痕量級,所有這些決定了中藥農藥檢測存在著較大的難度,許多學者都致力于探索中藥中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許多科技型企業也研發了各種型號的農藥殘留檢測儀來做中藥材的農藥殘留檢測,據文獻報道現有的中藥農藥檢測的方法主要有:
        4.1 氣相色譜法(GC)是農藥殘留測定主要的分析手段,在有機氯和有機磷農藥的分析領域中GC法仍占絕對優勢。且由過去以填充柱為主,轉為目前以毛細管柱為主。
        4.2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在農殘分析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適合于分析熱不穩定和強極性農藥及其代謝產物,且可以與柱前提取、純化及柱后熒光衍生化反應并與MS等聯用,易實現分析自動化,同時一些新型檢測器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HPLC的檢測靈敏度。其局限性在于主要用于對熱不穩定、難揮發的離子型農藥,現常用于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分析測定。
        4.3 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GC-MS和GC-MS-MS聯用技術已經成熟,MS已成為農殘分析中的常用方法,由于串聯質譜(MS-MS)可以減少干擾物的影響,提高儀器的靈敏度,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質譜法已成為農藥殘留分析的有效手段,用化合物的質譜圖鑒定組分優于色譜的保留時間,用色譜保留時間和質譜指紋數據對化合物進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分析的可靠性。
        4.4 薄層色譜法(TLC)TLC無需特殊設備,簡便易行,可同時分析多個樣品,多用于復雜混合物的分離和篩選。TLC除用特殊的顯色劑觀察斑點顏色和用Rf定性外,與其它技術聯用,不僅可定性,而且可對樣品中被分離的一種或多種成分進行定量分析。
        4.5 酶聯免疫吸附法(enemy linked immunosorbent asaay,ELISA)利用酶標記抗體、抗抗體或抗原,通過抗原抗體之間發生ELISA反應,依靠比色來確定農藥殘留量。其方法優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快速簡便,可準確定性定量,適用于現場分析;缺點是由于制備抗體較困難,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現象。
        4.6 活體生物測定法(ABBA)發光細菌體內的熒光素在有氧參與時,經熒光酶的作用會產生熒光,但當受到某些有毒化合物作用時發光會減弱,其減弱程度與毒物濃度呈一定的線性關系,據此可進行定量。該法優點是簡便快速,價廉,靈敏,適用于現場分析;缺點是農藥濃度與發光強度的線性不夠準確,只能半定量,活體生物測定法已經被成功應用于農藥殘留速測儀中。
        4.7 原子吸收光譜法主要用于無機鹽農藥的檢測。
        此外,中子液化分析法、分光技術、生物化學法、極譜法均可用于農藥測定。
        總之,生產綠色藥材需注意以下事項。應加強5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6的宣傳。對藥材生產基地規定其選擇標準,一般選擇生地,以避免土壤經多年種植中遺留的農藥影響所種植藥材的質量。規定中藥材生產可限制性使用的化學農藥種類、毒性分級、施用農藥的時間及方法、農藥的最小有效用量及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間隔期。
        對藥材種植人員,應加大植保知識的宣傳力度,杜絕使用高毒農藥及假冒偽劣農藥;教育其以生態學指導,充分利用抗性品種和天敵兩大優勢,盡量減少農藥使用量,并逐步過渡到不使用農藥生產的綠色中藥材。改善中藥加工的設備和倉儲條件。避免中藥材在加工、倉儲過程中受到污染。
        逐步建立各類中藥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限量標準以及監測機構。隨著5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6等法規的施行,相信我國藥材生產必將進入有序良性發展軌道,從而使我國藥材以高品質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市場競爭。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