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稻米直鏈淀粉含量提升研究項目的背景和意義

      來源: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2-11-22  閱讀

          水稻是世界主要糧食作物,在全世界范圍內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近些年來,隨著一系列水稻新品種的選育成功和配套栽培技術的出臺,使水稻的產量普遍得以提高,基本上滿足了人們的溫飽需求。在亞洲,稻米提供人們全部食物能量的35%,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人們對稻米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喜歡外觀好、食味好的優質大米,稻米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情況,致使劣質稻米與優質稻米差價日趨加大。因此,水稻主要生產國競相開展優質水稻品種的選育和開發工作,優質、高產、多抗已成為國內外水稻生產國以及科技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水稻品質育種在世界各國開展較晚,約有五十幾年的歷史。這些年來,世界各產稻國家和機構特別是國際水稻研究所及日本、美國、印度、泰國等先后開展了水稻品質育種研究,日本水稻品質育種結合生物工程己程序化,把優質作為水稻育種的主要目標和選拔標準。我國作為水稻生產和消費大國,種植面積和總產居世界前列,近幾年湖南、江蘇、廣東、湖北、浙江、江西等水稻重點省份很重視優質米育種和生產,分別評選了本省的優質水稻品種,指定了優質米標準,建立優質米生產基地。尤其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如何從育種的角度提升我國的稻米品質,以提高國際競爭力,是廣大育種工作者面臨的挑戰。因此,品質育種應是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
          黑龍江省作為北方粳稻主產區,近年來面積不斷擴大,但壓力也同時存在,因此加速水稻品質育種和優質米生產的步伐己勢在必行。近10多年來,對優質水稻品種的選育也日趨重視,先后選育出一批品質優良的水稻品種。但從總體上,高產優質品種不多,優質米的生產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還未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在粳稻品質研究方面,特別是深入細致的遺傳生理研究較少,東北農業大學的鄒德堂、金正勛、李榮田等人率先對此進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隨著遺傳學的發展和現代育種手段的進步,對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簡稱AC)進行遺傳分析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焦點,它是影響稻米品質和食用的主要因素,稻米胚乳淀粉的組成和結構直接影響稻米的外觀、加工和食味品質,其中直鏈淀粉含量己成為稻米食味品質改良的主要指標,國際上通常以直鏈淀粉含量作為鑒定稻米品質的主要指標,而且不同直鏈淀粉含量水平的水稻品種滿足了食味嗜好相異的各種人群需要。低直鏈淀粉含量(5-15% )的稻米是介于普通粳米和糯米之間的中間類型,其柔軟、富彈性的米飯質地不僅受到人們的青睞,而且具有冷不回生、冷飯食口性及膨化睦好等特點;高直鏈淀粉含量,米飯硬、粘性小、光澤差;中等直鏈淀粉含量的稻米飯介于中間,較蓬松而軟。
          綜上所述,關于水稻品質性狀的研究方興未艾,特別是對直鏈淀粉含量的研究日益成為研究熱點,但在我國對釉稻研究比較深入,對粳稻研究報道較少。鑒于此,本試驗在前人研究基礎上,以低直鏈淀粉含量品種和普通粳稻品種為試材,研究其雜交后代的農藝性狀、品質性狀與直鏈淀粉含量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水稻品質改良離不開直鏈淀粉的改良,直鏈淀粉的改良離不開對直鏈淀粉的遺傳規律認識。因此,本研究在實踐育種基礎上,以直鏈淀粉含量極低的日本品種彩稻和普通粳稻品種東農424、東農9006、小白稻為試材,對稻米的低直鏈淀粉含量特性進行研究,旨在為更多地了解低直鏈淀粉含量的遺傳規律,為黑龍江省的低直鏈淀粉稻米育種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稻米直鏈淀粉的改良提供依據。

      相關儀器:檢驗精米機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