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力推社區支持農業新模式
力推社區支持農業新模式
“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形成了農民和消費者直接對接,農民尋找愿意預訂他們農產品的社區成員,在生產農產品時,少用甚至不用農藥化肥等化學品,直接把菜(果)送到社區居民家里。
近幾年,國內許多地方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的驅使和農業合作化模式的推動下,CSA紛紛走上前臺。據不完全統計,北京、浙江、四川等20多個省市共出現了約100家CSA組織。譬如,浙江沈慧強夫婦4年前創辦的“CSA愚夫農場”,他們種養的“良心(綠色)農產品”,全部定向送到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居民家中;成都安龍村9戶農民自發嘗試走上了CSA之路后,也越來越廣為人知,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參觀、學習的人,這些農民甚至走上國際農業論壇,和其他國家的人分享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心得;尤其是“小毛驢市民農園”(由第一位公費去美國務農的博士石嫣一手創辦)通過4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CSA模式的標志。他們開放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配送份額”,農民來種,會員每周會收到農場配送的有機蔬菜;另一種是“勞動份額”,會員需要每周到農場參加勞動,“小毛驢”以30平方米為單位劃分了土地租給會員,自己種自己收。“小毛驢”提供種子、有機肥料、水、技術指導,很受城市消費者的歡迎。那里的田地經過近幾年的有機農業耕作改良,土壤性質得到極大改善,農田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平衡,做到了最低成本的生態修復。它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地連接起來,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當然,“社區支持農業”要找到大量的愿意嘗試新方式的農民和消費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無論如何,在當前食品安全存在壓力的背景下,CSA模式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解決新思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認為,小農經濟條件下的中國農業,回歸生態化勢在必行。生態農耕對環境好,對健康有利,農民也受益,一舉多得,那我們何樂而不為?然而,至今我國只有近百個CSA組織,數量還不大。鼓勵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還應通過典型引路、財政扶持和推廣普及,把這項事業推向新的起點。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20多種儀器進商場超市測空氣
- 下一篇:海南農業廳:2011年新增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