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大連:食品安全精準管理 點對點把住入口關
大連:食品安全精準管理 點對點把住入口關
張冬青委員分析說,近年來,雖然大連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走在全國前列,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使得檢驗檢測在設備更新、人才培養引進、工作科學化水平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受到制約。“目前還是存在各級監管部門檢測覆蓋面不足的問題,”
李錦委員調查發現,目前大連超市的食品安全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部分超市沒有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起相應的上市食品檢測機制,存在不檢、少檢、誤檢現象,檢測結果隨意修改,檢測臺帳突擊補錄,應付檢查;即便是已經廣泛運用于農產品領域的快速檢測等食品安全監管手段,也存在著覆蓋面狹窄,精準度較差等缺點,檢測范圍局限于蔬菜農藥殘留和水發產品PH值速測。二氧化硫、亞硝酸鹽、吊白塊等違禁添加劑問題,快速檢測對此卻無能為力。 大連各個超市檢測數據互不關聯,單個超市檢測數據無法反映整個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狀況。”
李錦提出大連工商部門應針對全市經銷生鮮食品的超市,構建一個食品安全監管的新平臺,讓“消費者送檢、經營者自檢、工商部門快速檢測、法定檢測部門定向監測”同時實現的網絡系統。數據采集主要由超市、市場來做,由他們指定專職人員每天進行食品檢測,系統直接生成并上傳檢測結果;這個結果錄入系統后,工商部門進行整理,發布公共信息,到超市采購的老百姓就可以登陸相關網站,查詢檢測結果。
張冬青表示,目前,大連市各監管部門網站僅負責本領域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尚未建立檢測信息互通共享和預警平臺,不但增加了行政成本,還給食品經營者帶來不便。應由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建立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網絡平臺,定期公布檢驗檢測成果。對長期以來工作不正常的,運作部規范的,甚至偽造數據,出具虛假報告的情況加大查處力度。一方面,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及時快捷的決策依據,另一方面也為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提供保證。
針對我市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結構性短缺和高層次科研領軍人才不足的問題,張冬青還建議,必須出臺有關優惠政策,支持各監管部門不拘一格引進所急需的高層次檢驗檢測人才,并調配利用好現有人力資源,打造出結構合理、布局全面的技術人才隊伍,并對現有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應該鼓勵和支持各類食品安全基礎研究單位,介入到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中來,”張冬青認為,要想為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提供技術支撐,就必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提高檢驗檢測設備使用效能。同時,為了防范發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或發生后無有效設備檢測的情況,在平時就應及時更新、更換檢測設備,并保證已換代設備在本領域內科學流動,避免閑置浪費。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