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我國對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及其信息系統的建設非常重視。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浙江、上海等省市開始建立單一作物數據庫。到現在為止全國大部分省市已建立自己的數據庫。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是維系西藏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以前西藏的種質資源信息資料都記錄在記載本上,當查找的時候非常得麻煩,以大麥資源為例,有時一年記載本就多達3~5本,給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帶來了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且費時,且易產生差錯,針對這一現狀,在自治區科技廳的重視和支持下, 2003年初步建成了西藏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系統,實現了資源和數據管理的科學化與永久化,促進了西藏農作物種質資源研究工作,提高了為農業科研和生產服務的效率。
后來,在有關單位的配合和努力下,初步建成了現在的數據庫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現已存儲了小麥、大麥、蕎麥、豌豆、蠶豆等作物的野生種、農家品種、育成品種和國內外引進品種,共計8750份。系統中的種質資源數據包括作物種質基本情況數據、植物學形態和農藝性狀數據。該系統到目前為止存有大麥資源3107份,小麥資源3810份,豌豆360份,蕎麥資源80份,并不斷的擴容。豐富的種質資源信息和統一的信息處理規范為種質資源評價和利用提供了簡捷和迅速有效的方法。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