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ACCSI 2011:大會特邀報告
ACCSI 2011:大會特邀報告
為使參會嘉賓更加詳細了解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的最新政策與最前沿的市場信息,年會主辦方特別邀請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韓行調研員、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閆增序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監測中心高志賢研究員、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測研究院朱平院長分別就當前科學儀器行業的熱點問題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儀器信息網編輯現將報告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韓行研究員在報告中談到,儀器儀表行業是整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橋梁與紐帶,特別是自動化裝置與科學儀器,更是實現制造業柔性制造、網絡制造、智能制造等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工具,同時還肩負著測量與監控的任務,是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可循環經濟的重要手段,同時還是食品安全、節能環保等領域的一個有力武器,也是裝備制造業實現智能制造的一個基礎。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行業規模得到迅速擴大。2010年儀器儀表產值已突破5000億元,全行業利潤更是高達到387億元;同時儀器儀表行業也取得了一大批的科技創新成果,如原子熒光儀已達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集裝箱無損檢測系統在國際市場占有較高份額、激光在線分析儀器在國內冶金行業的煙氣在線分析領域占75%的市場份額。但是儀器儀表行業目前還存在較多問題,如國產儀器的穩定性、可靠性不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行業集中度較低,產業機構不合理等。
作為裝備制造業中的非常重要一環,“十二五”時期,隨著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制定,儀器儀表行業中的自動化系統與科學儀器等將作為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產業來發展,因此“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大有作為的一個戰略機遇期。
閆增序秘書長在報告中指出,2010年在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好轉和國家正確方針指引下,我國儀器儀表工業內需旺盛,出口復蘇,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進展加快,全年走勢好于預期。
對于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特點,閆增序秘書長則說到,儀器儀表行業產銷增長迅速,其中利潤增幅高于產銷;市場需求旺盛,進出口保持兩位數增幅;各專業發展不等,差異性很大;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放緩;儀器儀表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步伐加快。
在預測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走勢時,閆增序秘書長談到,從全行業看,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尚處在金融危機影響的恢復性階段,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特別是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將由恢復性增長轉為穩定性增長,由傳統性增長變成結構調整性增長。
最后,閆增序秘書長指出了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給出了建議與對策:(1)堅持自主創新,向中高端產品進軍;(2)切實推進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3)以“十二五”發展為契機,努力抓住市場機遇;(4)加強企業管理,提升“兩化融合”。
高志賢研究員談到,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是準確而快速篩查和健康風險評估。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較好辦法之一就是開展快速檢測。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可以擴大對食品安全不利因素的監測范圍,增加食品樣品的監測數量,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另外,在必要時將監測到的問題食品送實驗室進一步檢驗,快速檢測方法與常規檢測方法彼此互補,形成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體系。
對于我國目前快速檢測技術研究概況,高志賢研究員說到,在食品安全現場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方面,我國已建立了用于現場快速檢測方法71項,研制檢測裝備7套,制定國家軍用檢測標準6項,形成一套完整的軍隊食品安全監測體系,達國際先進水平;在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方面,先后研發出13項理化檢驗新技術,建立了基于免疫傳感器和蛋白芯片的化學污染物檢測技術,還發明了10項微生物檢驗新技術,構建了食品安全生物污染快速檢測技術。
此外,高志賢研究員在報告中還分別介紹了當前國內外快速檢測技術及產品的相關應用實例。
朱平院長指出,我國檢測機構(實驗室)現有2萬家左右,檢測市場營收預計每年在800億左右。而檢測機構形式未來將呈現二個發展分支:(1)我國將出現非盈利性的、極少數量,但功能規模都比較大的公益性檢測機構;(2)公眾公司或第三方檢測機構是未來檢測機構的發展方向。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將會增加對國內銷售產品的檢測,且終端產品檢測將向生產鏈過程產品滲透,同時技術性貿易措施也給第三方檢測機構帶來發展的機遇。
另外,朱平院長還介紹到,華測檢測(CTI)是是中國檢測行業首家上市的公司,目前已獲得政府及國內外權威機構資質授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華測檢測累計采購儀器總額約為3億元,主要集中在工業品、消費品、貿易保障、生命科學四大領域,而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是食品安全和生命科學方面的檢測。
最后,朱平院長還給出了儀器廠商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實現共贏的建議:(1)共同參與儀器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的制修訂;(2)合作DEMO實驗室。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