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十一五”中央投資1027.7億元

      來源: 網絡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1-03-30  閱讀
      剛剛過去的“十一五”時期,是我國農村水利發展的高潮期。水利部部長陳雷28日介紹,過去五年,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建立健全以“民辦公助”“以獎代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水利政策扶持體系,“十一五”時期農村水利中央投入達到1027.7億元。 
      陳雷在此間舉行的全國農村水利工作會議上說,“十一五”時期,我國累計解決了2.13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前1年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十一五”規劃任務,提前6年實現聯合國千年宣言目標,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歷史性突破;實施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和新建灌區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000萬畝;完成中部4省139處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排澇標準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逐步建立,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投資4865億元,投入勞動工日143.2億個,啟動實施850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農田水利建設在抗旱減災方面成效顯著。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王愛國介紹,“十一五”時期,我國先后戰勝了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冬麥區大旱、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等嚴重旱災,年均挽回糧食損失870億斤,解決了2628萬人、1933萬頭大牲畜的因旱飲水困難。截至目前,全國以縣為單位探索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管機構、維修基金和水質檢測中心等三項良性運行機制取得實效,大型灌區管理體制改革扎實推進,完成700多萬處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扶持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5.2萬個。
      陳雷同時表示,盡管“十一五”時期農村水利建設取得巨大跨越,但目前我國農村水利還面臨五大困難和問題,一是全國還有一半以上耕地是“望天田”,缺少基本灌排條件;二是管理較為薄弱,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亟待加強;三是農業用水方式粗放,單方水糧食產出只有發達國家的一半。四是穩定增長的農村水利投入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取消“兩工”以后,農田水利建設投工投勞人數由過去每年127億個工日降至30億個工日,現有投資規模難以彌補資金缺口,地方配套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五是農村水利改革相對滯后,縣級及以下國有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政策尚未完全兌現。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