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經濟復蘇遭遇巨大考驗
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經濟復蘇遭遇巨大考驗
正所謂吃穿住行是人民生活的必須,而吃又排在當頭。顯而易見,吃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糧食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地各族人民,人口增長,環境污染等導致糧食的供應收緊,而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是給全球糧食業雪上加霜。糧食市場面臨巨大考驗。
日前,國務委員戴秉國代表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在意大利拉奎拉舉行的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糧食安全專題會議。戴秉國在講話中指出,去年上半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發展嚴重受損,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進程遭受嚴峻挑戰。
當前,世界糧食價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運行,糧食安全潛在風險依然突出。很多國家擔心,國際金融危機過后,世界可能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測算:2008年度世界糧食庫存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14.7%,為30年來之最低;世界糧食儲備僅為4.05億噸,只夠人類維持53天,而2007初世界糧儲可供人類維持169天。據國際谷物理事會稱,2009——2010年度全球糧食產量將低于需求水平,從而導致庫存下滑。2008——2009年度全球糧食產量數據下調了200萬噸,為17.82億噸。2009——2010年度全球糧食產量預計為17.2億噸,比上一年度再次下滑。2009——2010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計減少5.1%,為6.52億噸,而玉米產量可能減少1.7%,為7.71億噸。
糧食儲備的大量減少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無法忽視的問題。
目前中東產油國正與東南亞國家推進以石油換糧食的方案。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巴林等海灣合作委員會6個成員國上周在巴林舉行會議,討論同東盟10個成員國以原油換農田的合作方案。由于中東國家大都位處沙漠地區,因此糧食主要依靠進口。隨著人口逐年增加,確保穩定的糧食供應渠道成為當務之急。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喀麥隆由于人口增長速率快,但農產品產量卻并未隨之增長,農用工業在國民經濟當中所占的比重也不高,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進口的生活必需品,加上浮動的價格都無法保證喀麥隆國家糧食安全?溌⌒抡媾R的首要問題是糧食安全。
喀麥隆農業部的目標非常明確:顯著改善喀麥隆人民生活,不斷減少貧困人口。而目前糧食安全問題迫在眉睫,況且產量低也只是喀麥隆農業面臨的一方面問題。事實上喀麥隆很多地區適宜發展農業,但由于大部分地區交通閉塞,無法領會喀政府傳達的農業發展策略,產量更是得不到保證,原始的火耕、粗放農業導致土地肥力下降,導致耕地不斷減少。
同樣位于非洲的肯尼亞,政府已在9日宣布,由于該國面臨嚴重糧食危機,近千萬人生活受到影響,全國將進入緊急狀態?夏醽喛偨y新聞辦公室發表聲明說,去年初的選舉騷亂影響了一些糧食主產區的播種,此后該國又發生旱災,導致糧食作物大面積減產,全國出現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如今,許多民眾面臨饑荒,尤其是艾滋病人、孤兒等弱勢群體以及城鎮地區的貧民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
在亞洲,也有國家再為糧食發愁。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近日視察了朝鮮平安北道大溪島海涂開墾工地。他強調,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耕地,也要開墾包括海涂在內更多新的可耕地,以解決糧食問題。
同樣是在亞洲,印度洋上斯里蘭卡連日干旱將致使其糧食面臨減產威脅。據官方消息透露,斯里蘭卡水稻可耕種面積減少了近30%,斯現在正面臨94年同樣的農業灌溉危機,國內糧食產量很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現象。為了滿足國內需求,斯政府將不得加大糧食進口力度。關于糧食進口的具體數量,斯官員稱現在討論為時尚早。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全球糧食消費量一直高于產量。據預測到2030年糧食需求將會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輪糧食危機的到來似乎已無法避免。國務委員戴秉國認為,糧食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的影響更直接,也更具有普遍性、長期性、破壞性。一旦發生糧食危機,不僅影響世界貧困人口日常生活,也損害發展中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推動經濟復蘇的努力,還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和安全問題。
糧食危機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很久以來,糧食一直是求大于供。而隨著全球人口的進一步擴大,糧食的消費量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而糧食問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使得經濟發展緩慢。各國應該積極就全球糧食供應問題,相互協商合作,以更好地應對當前和未來的糧食危機,以便順利度過這次金融危機,為以后更好更快的發展奠定基礎。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