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國產大豆長期壓力明顯,企業東北建基地維持豆源
國產大豆長期壓力明顯,企業東北建基地維持豆源
“目前在黑龍江的種植行業中已經有聲音開始呼吁,通過生產轉基因大豆來應對境外轉基因大豆的沖擊。”7月6日,黑龍江嫩江大豆協會理事長張有良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轉基因大豆大舉入侵的情況下,國產非轉基因大豆正遭遇嚴重沖擊。目前,占據著市場70%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已經占有絕對的定價權。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價格一路下跌,2009年4月初一度低至每噸3000元,即1.5元/斤。在此沖擊下,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價格也從原來的3.05 元/斤,下跌至1.6元/斤。
豆價的大幅下挫,直接影響到了豆農的種植熱情,導致了目前大豆種植面積的縮減。在沒有很好的應對措施的情況下,“順應國際趨勢生產轉基因大豆”的聲音似乎并不足為奇。
“黑龍江有部分研究所已經開始著手相關領域的研究。”張有良表示,雖然目前關于生產轉基因大豆的說法并非主流,但如果整個大豆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則結果很難預料。
每畝成本差10%
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進口大豆數量逐月遞增。2009年前4個月累計進口1400萬噸,增長40%,創歷史最高進口量。而作為國產大豆主產區之一的黑龍江省,今年一季度大豆進口量達44.1萬噸,同比增長了84.5倍。
相對于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到底具備哪些競爭優勢?
“轉基因大豆并不能提高單位種植面積的產出,只是在防止病蟲害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員主任涂順明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的單位面積產量基本與黑龍江的相當,在300斤/畝左右。
“但是,在防治病蟲害方面,每畝地的轉基因大豆可以少用兩次藥水,一共可以節約20多元。”張有良表示,按照2008年黑龍江種植成本計算,一畝大豆的成本在260元左右,而非轉基因大豆在農藥成本上節約20多元,即在成本上相差10%左右。
以此計算,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在成本上的些許差異,并不會導致兩者競爭力的巨大反差。“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導致的。”張有良表示。
據了解,在過去十多年間,美國一直通過法案不斷調高對大豆產品的補貼。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對大豆的補貼總額平均每年為8億—8.5億美元。《2002年農業法》生效后,大豆補貼進一步增加,2004年達50.5億美元之巨。這意味著,農民每生產1噸大豆得到的政府補貼,從1990年代初期的 15.2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1美元,大豆補貼率從6.5%增長到24%。
“高額的補貼讓美國的大豆在國際市場上暢通無阻,對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張有良表示。
去年7月開始,短短數個月內,國產大豆價格滑落至1.6元/斤。為保護豆農利益,2008年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在東北地區,按照每市斤1.85元的價格掛牌收購中央儲備大豆。
之后,國儲計劃一再追加,從去年10月截止今年6月,先后下達了四批大豆國儲計劃,分別為100萬噸、103萬噸、250萬噸、125萬噸。
“收儲并不能本質的解決國產大豆面臨的問題。首先,收儲的政策并不能完全落實到豆農,很多被中間商控制;其次,面對目前龐大的庫存壓力,國家肯定將會在近期拋儲,并不會根本改變市場供求關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表示,要保護國產大豆需要更為復雜且詳細的機制作為保證。
企業自救
實際上,目前國產大豆面臨的困境已經威脅到了以豆類為原材料相關企業的健康發展。
“國產非轉基因大豆雖然出油率相對進口大豆會偏低,但是蛋白質的含量相對較高,所以國內的豆類食品加工企業均采用的是國產大豆。”張有良表示,這其中包括豆奶、豆漿、豆腐產品等等,占整個國產大豆使用量的一半以上。“豆類食品加工企業會相對依賴國產大豆,但是目前豆類價格低迷造成種植面積的萎縮和種豆意愿的下降正在威脅著豆類加工企業的原料安全”。
上述行業人士表示,目前針對國內對食品安全的不斷重視,非轉基因大豆的使用也是相對保險的舉措。
張有良表示,今年以來,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大概有7%—8%,而受病蟲害和天氣等影響,預計今年國產大豆可能將減產200萬噸左右。
威脅更大的可能還是業界關于在東北也種植轉基因大豆的呼聲。為了保證原料的安全和進一步提升黑龍江豆農的對非轉基因大豆的種植意愿,豆類食品加工企業已經紛紛開赴黑龍江建立生產基地。
“我們會在今年年底籌備并開始在黑龍江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即飲豆奶的龍頭企業維他奶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袁杰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今年開始將會每年將采購大豆的4000萬元的資金投入到東北大豆基地的建設當中,并且會根據沒有業績的增長逐步增加投資。
袁杰表示,大豆基地將采取與農戶簽訂合同的形式進行種植,對豆農的價格進行一定的保護,保證豆農的利益和提升豆農對非轉基因大豆的種植意愿。
張有良表示,除了維他奶以外,維維豆奶、永和大王等豆類加工巨頭也紛紛在東北建立基地,其中維維豆奶協會在非轉基因大豆的種植中有較為深入的合作。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河南農業綜合開發為國家糧食安全作..
- 下一篇:農業產業科技需形成大聯合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