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農機購置補貼成效顯著

      來源: 中國農業儀器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07-03  閱讀
       

          為擴內需,保增長,從去年開始,中央就下達購農機獲補貼政策。截止目前,據農業部統計,全國已實施中央補貼逾80億,占中央100億補貼資金的80%以上。對于促進國內消費,提振國民消費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給農機企業帶來了利益,農民購機量明顯增加,農機企業在這種大好形勢下,擴大了就業人員的錄用,相應的提高了就業率。

      一、農機購置補貼成效顯著

        一是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機積極性。在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帶動下,今年農民購機用機的熱情高漲,購機數量明顯增加。今年上半年補貼機具超過195萬臺(套),受益農戶逾181萬戶。各地實施進度比往年明顯加快,目前北京、山西、江蘇、福建、廣西、寧波、青島的補貼資金已全部用完,天津、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陜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補貼資金實施進度超過90%。據農業部調查統計,今年全國補貼資金需求缺口達58億元。

        二是提高了農機裝備水平,加快了農業機械化進程。預計上半年全國農機總動力將達到8.5億千瓦,同比增長8%。從補貼機具結構看,水稻插秧機、玉米收獲機、谷物收獲機、大中型拖拉機等糧食生產機械數量很大,分別達到4.03萬臺、2.43萬臺、3.64萬臺和19.02萬臺,四類產品使用補貼資金達54.4億元,占已實施資金的64.5%。補貼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機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今年春耕生產期間,機耕、機播水平分別提高2.4和1.5個百分點;抗旱機具在春季抗旱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累計投入抗旱保春管機具822.6萬臺套,完成抗旱灌溉面積2.02億畝次;“三夏”麥收期間全國共投入聯合收割機44萬臺,比上年增加2萬臺,完成小麥機收面積2.63億畝,機收水平84%,比上年提高近2個百分點。全年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達到48%。

        三是促進了農機工業發展,帶動了企業就業。在農機購置補貼的拉動下,上半年我國農機工業產銷兩旺,產值保持較高增速。據統計,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1-5月份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3.1%,23.8%和-8.1%。三項指標除出口交貨值仍呈下降外,均呈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大、中型拖拉機增幅分別為40.3%、31.9%,聯合收獲機增幅53.4%。據對骨干企業調查,部分企業就業人數比去年增加20%以上。

        四是推進了農機化各項工作全面開展。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扶持引導下,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服務組織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已發展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16.6萬個,農機專業合作社8622個,擁有農機固定資產2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達到37.64萬戶。農機購置補貼的實施,還推進了農機銷售維修、培訓教育、安全監理等各項農機化工作。

      二、農機補貼的主要做法

        一是精心組織,落實責任。農業部、財政部密切配合,對全國農業機械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科學制定了農機購置補貼規劃。各地成立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領導小組,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認真落實責任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位,密切配合,保證各環節工作有序進行。

        二是建立制度,完善機制。經過多年實踐,農機購置補貼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辦法不斷完善,機制不斷健全。財政部、農業部聯合制定了《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確立了“五項制度”為核心的操作辦法,即:補貼機具競爭擇優篩選制、補貼資金省級集中支付制、受益對象公示制、執行過程監督制、實施效果考核制。此外,兩部每年還制定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指導各地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各地也制定了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出臺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規范、監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三是規范程序,陽光操作。對機具選型和補貼對象確定等重點環節,加強規范操作。部、省兩級補貼機具選型和補貼目錄制定工作,邀請紀檢監察部門全程參與,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嚴格執行公示制度,對農民實際購機情況公示到鄉村,接受農民監督。一些省份開發了農機購置補貼管理系統,實現網上申報、審核,使操作更加科學、規范、高效。

        四是強化措施,搞好服務。農業部開通了農機購置補貼信息系統網頁,各地都公布了購機補貼熱線電話。陜西探索建立了農機購置補貼產品超市。江蘇組織實施“一站式”服務,到農戶家中與農民簽訂購機合同。山西組織開展“百日農機大回訪”行動,對補貼機具質量、服務進行跟蹤調查。今年結算進度明顯快于往年,截至6月30日,各地共收到結算申請42.2億元,已完成結算審核37.8億元,占企業申請結算資金的89.5%。

        五是嚴肅紀律,加強監管。農業部完善了監督機制,加大了監管力度,要求全系統做到“八個不得”,即: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和農機化推廣機構不得指定經銷商;不得違反規定程序確定補貼對象;不得將國家和省級推廣目錄外的產品納入補貼目錄;不得保護落后強行向農民推薦補貼產品;不得向農民和企業以任何形式收受任何額外費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辦理農民購機補貼手續和補貼資金結算手續;不得委托經銷商代辦代簽補貼協議或機具核實手續;不得以購機補貼名義召開機具展示會、展銷會、訂貨會。對全國農機補貼實施情況開展了電話抽查和重點督查。

        六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農業部和財政部采取多種形式及時將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情況向社會公布,加強政策和工作成效的宣傳。各地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購機補貼政策、補貼目錄、申請程序等,使補貼政策家喻戶曉。

      三、下一步擬采取的措施

        下一步,農業部和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快實施,規范操作,加強監管,努力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一是進一步明確職責,落實管理責任。要求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把農機購置補貼作為農機化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切實把這項強農惠農、擴大內需、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實處,讓農民得實惠、企業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二是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快實施進度。將督促各地加快補貼資金結算進度,減輕企業資金壓力。目前還有30億元補貼資金沒有下達,農業部將提前做好實施準備,并指導農機生產合理安排生產,提前制定產銷計劃,保證及時供貨,資金一旦到位,立即組織實施。

      三是進一步規范操作,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國務院“三個嚴禁”,堅持“五項制度”,做到“八個不得”。嚴格規范程序,陽光操作。嚴肅工作紀律,加強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防患于未然。四是進一步加強調研,完善實施辦法。從上半年實施情況看,各地操作基本規范,但隨著補貼資金的增加,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財政部與有關部門已經組織開展了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修訂管理辦法,完善管理制度。

      農機補貼政策的有效落實,一方面是因為相關部門的精心組織,另一方面,又有相關制度的強力實施和監督,從而使得農機補貼政策高效地進行著。當然,在此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各種不足,我們也應當重視改進和提高。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