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今“三夏”農機化生產呈六大特點
今“三夏”農機化生產呈六大特點
近期,小麥等農作物進入收割狀態,各地農民都在積極的準備著,爭取又快又好地完成小麥的收割工作。由于前段時間的小麥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震蕩,對于今年小麥的收成,大家格外的關注。由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司長宗錦耀帶隊,一行人深入到西安、延安等小麥產區進行實地考察,在田間地頭、生產企業、農機維修中心等地方進行了調查,了解陜西省“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組織和進展情況。而今年的“三夏”農機化生產組織工作呈現以下六大特點:
(一)安排部署早
早在4月初,陜西省農機局就發出通知,并于4月中旬召開全省“三夏”機械化農業生產工作動員會,全面部署有關工作。各地迅速行動,積極開展以機具準備、技術培訓、物資儲備、跨區作業證發放、跨區作業隊組建和農機具供需銜接等為主要內容的“三夏”機械化農業生產準備工作。
(二)信息服務及時周到
陜西省農機局及時編印了小麥跨區機收服務手冊,隨同跨區作業證一起免費發放給機手,內容包含陜西省及其周邊6省(區)的小麥機收市場信息、農機維修點介紹、農機質量投訴辦法、各地農機質量投訴監督機構名單等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三夏”生產開始后,全省市、縣兩級農機管理部門開通了70多部機收服務熱線電話;西安市、咸陽市農機管理部門通過信息平臺免費為機手提供手機短信息服務。
(三)物資儲備充足
4月上旬,省農機局聯合中石油陜西銷售分公司下發有關文件,要求各地通過設立“農機加油專用綠色通道”、實行農機定點加油和送油到田間等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三夏”期間柴油敞開供應。各級農機管理部門還引導和動員全省7400多個農機維修點、2100多個農機經銷點和1000多個農機供油站(點),儲備了充足的農機零配件、農用柴油等“三夏”服務所需物資。
(四)秸稈利用成效明顯
陜西省農機局今年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2000萬元,用于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三夏”期間,在機場、高速公路、大中城市周邊和重點禁燒區,主要推廣小麥秸稈撿拾打捆、秸稈粉碎還田、玉米免耕硬茬播種和帶狀旋耕施肥播種機械化技術,基本實現了小麥秸稈零焚燒,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5%。
(五)安全生產抓得緊
今年四月底,陜西省農機局專門召開現場會,對“三夏”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省農機局協調省財政連續四年共投資740萬元,推進監理設施裝備建設,目前全省配備農機安全檢測設備的縣區已達67個,占全省縣區總數的64%。該省還積極探索農機互助保險新機制,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工作條件的20個縣進行試點,共有近6000臺農機參加了互助保險。
(六)宣傳力度大
備戰“三夏”以來,陜西省農機局主動聯合省內外主要新聞媒體,采取召開現場會、電視訪談和廣播電臺電話采訪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三夏”機械化農業生產宣傳活動。
督導期間,宗錦耀對陜西省的農機化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指出要按照落實完善政策、培育發展主體、突破薄弱環節、促進全面發展、提升服務能力的總要求,推動全省農機化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宗錦耀強調,要精心組織,強化服務,抓好農機跨區作業,確保夏糧豐產豐收、糧食顆粒歸倉;做好精量播種、秸稈綜合利用、保護性耕作和化肥深施等機械化新技術推廣工作,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和資源有效利用;認真落實農機安全生產“三項行動”有關要求,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每年這個時期,農機化工作都會如期進行,但今年的特殊形勢下,這項工作變得格外引人注目。另外,21世紀以來的人大代表大會都很重視三農問題,使得這一問題更是提上議程。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司長宗錦耀在考察了陜西省的工作后,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時指出:要培育發展主體、突破薄弱環節、促進全面發展、提升服務能力。總之,我們要再接再厲,爭取把工作做到最好。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