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我國農業機械的未來研發應著眼海外市場
我國農業機械的未來研發應著眼海外市場
來源: 本站原創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06-05 閱讀次
為提升我國農業機械的總體科技水平,加快上述農機裝備的國產化進程,近年來國家積極加大扶持力度。譬如發展新型、大馬力農業裝備,大力支持種植業和農產品加工,進口免稅政策,機具購置補貼等,依托這些扶持,國產農機裝備的技術水平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使我國農機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為我國農機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但由于國產農機設備主要供給國內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其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受制于資金和需求困局,我國新型農機裝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障礙主要有:一是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尚未達到規模化經營的發展階段,這決定了國內農機裝備需求量較少;二是農機裝備購買資金缺乏;三是農機企業屬微利企業,新型農機研發所需的高額研發資金使國內農機企業無力承擔。
針對此項困境,2009年中央計劃安排農機補貼資金比2008年增加60億元。但這對于新型農機裝備自主研發的支撐作用有限。基于國情考慮,農機具補貼的對象主要是中型機械,至于國外先進的農機設備,即使補貼也難以購買。目前,我國農機具購買者的95%是農民個體,國營、軍墾農場和新疆建設兵團等的需求量只占2%~3%。
由于農機屬應用型技術,受經濟效益和市場需求影響較大,考慮到目前的國情和國內需求幾近飽和的情況,筆者認為要使我國農業機械真正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長遠發展,應當以外需合理引導農機研發,著眼于海外市場,有針對性地挖掘國際市場空間。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干燥機械應用廣,如何求發展?
- 下一篇:測土配方施肥助推糧食增產增收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