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浙江省加快推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高質量融合發展
浙江省加快推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高質量融合發展
9月6日,一場水稻病蟲害防控演練在全省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推進現場會上開展:省“植保服務在線”的水稻蟲情預警平臺監測到桐廬縣瑤琳鎮出現褐飛虱遷入高峰,遷入量是常年同期的三倍,系統自動發出預警信息后,桐廬縣植保部門迅速聯合當地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到現場開展田間調查研判,核實蟲情后開出“處方”并安排植保無人機開展精準施藥,及時控制了蟲情蔓延。
近年來,浙江省各級植保部門聚焦中央環保督察農藥減量問題整改,持續深化“肥藥兩制”改革,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變革防控辦法機制,大力推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發展,開發推廣應用“植保服務在線”系統,控源頭、治過程、強效果,全省年均實施統防統治面積800萬畝、綠色防控面積1000萬畝以上。
在深化“肥藥兩制”改革的過程中,浙江省各地積極創新植保方式,大力推廣應用顯花植物種植、信息素誘捕、燈光誘捕等綠色防控技術和蟲情智能測報設備與“植保服務在線”系統,探索創新統防統治服務模式,病蟲害防控手段更加豐富、效率更加高效。桐廬縣創新實施“財政出資、聯合社實施、部門監督、保險兜底”的統防統治機制,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縣域、產業全覆蓋和服務全免費。“縣財政統籌安排資金850萬元予以支持,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達5.97萬畝,綠色防控面積達4.78萬畝,預計可挽回水稻損失8300余噸。”桐廬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徐立軍表示。
“植保服務在線”系統的建設,為田間蟲情測報打開了一個新天地。“這個系統集智能蟲情監測、趨勢智能預警、情報自動推送、飛防數據自動歸集為一體,實現了病蟲調查從人工向人工與智能結合、病蟲情報由紙質印發向精準推送、防治數據收集由人工填報向自動歸集的三大轉變。”省農業農村廳植保農藥首席專家、省植保農藥站負責人陸劍飛介紹,目前,該系統已實現市、縣植保部門全覆蓋,“腦力”建設正在大力推進中。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根據前期專家會商分析,預計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蟲總體偏重發生,病蟲害防控形勢嚴峻。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元杰在會上表示,各地植保部門要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和分析研判,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指導種植主體選對時間、藥劑和方法,提高防治的精準性和針對性;要進一步強化日常防控和應急防控,加快推進植保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持續深化“植保服務在線”系統建設和應用擴面,堅決打贏晚稻病蟲害防控“百日攻堅戰”,全力保障晚稻穩產豐收。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