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農業農村部:今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億畝,災情是近十年最輕的
農業農村部:今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億畝,災情是近十年最輕的
南都訊記者宋承翰 發自北京 10月20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以來極端天氣多發,多地農作物受災,不過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億畝左右,近10年平均每年農作物受災3.6億畝,從受災面積和受災程度看,今年農業災情應該是近10年最輕的一年。
10月19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大新莊鎮小河莊村的農民整理收獲的玉米。 金秋時節,冀東地區秋收作物進入大面積收獲期。新華社發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認為,今年實現年初確定的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不過,近期的秋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北方降雨偏多的影響。
據介紹,秋雨連綿造成秋收進度放緩,據農情調度,截至目前全國秋糧收獲75%,比常年慢了4個百分點,秋雨影響秋收主要在中西部的黃淮海和西北地區,對東北、華南、江南影響較小。黃淮海和西北地區的問題主要是土壤普遍過濕,常規機械下不了地,秋收進度慢,常年這個時候玉米基本已經收完了,今年收的只有八成多。
另一方面,秋雨連綿造成了秋收成本增加,為了應對地濕的問題,把豐產的糧食收上來,有的農民需要把輪式收割機改成履帶式,有的要把稻麥收割機改成收玉米的,有些需要人工來搶收,這些都明顯增加了收獲成本。黃海地區反映,今年機收玉米,1畝地增加的成本大約是50-100元。
而針對秋糧,潘文博介紹,目前全國已受獲75%,從各地實打實收和農情調度情況看,河南、山西、陜西因嚴重洪澇和干旱,秋糧確實是減產了。但其他主產區秋糧多數是增產的,特別是東北四省區增得比較多,全國有減有增,增得比減得多,總體看全國秋糧是增的。
此外,受9月份以來的持續降雨影響,由于土壤普遍偏濕,騰茬整地困難,冬小麥播種受阻。截至10月19日,全國冬小麥播種進度26%,比常年慢了27個百分點,特別是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大部播種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
“但專家講,小麥生育期長、230天,回旋余地大,過去也有播期推遲的時候,只要冬前能播下去,開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奪取豐收還是有希望的。”潘文博說。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國新辦發布會: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
-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秋糧增產已成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