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江蘇省啟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
江蘇省啟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
6月5日,由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江蘇省測土配方施肥協會聯合主辦的水稻側深施肥暨水肥一體化現場觀摩會在南京市六合區召開,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南京農業大學等有關專家領導,以及全省耕保系統的相關工作負責人、農技和農機推廣人員、肥料企業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會議。現場觀摩會的順利召開標志著2020年江蘇省“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的正式啟動。
江蘇省為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在2020年省委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開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的要求。近日,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制定了《2020年江蘇省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方案》,要求全省每個涉農的縣(市、區)建立“測土配方、化肥雙減”示范區5個以上,覆蓋全省1000個行政村;免費為10000個農戶(場、社)開展測土化驗并出具肥料配方;動員100個肥料企業與農戶對接開展供肥服務,提高配方肥到位率。總體目標為帶動全省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削減5%以上,其中太湖一級保護區較2015年削減20%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3%,果菜茶優勢產區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達20%以上,肥料利用率達40%以上。為完成這一目標,《行動方案》具體提出了“五大行動”,即化肥“雙減”行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施肥方式轉變行動、肥料質量提升行動、配方肥料智能配送行動。旨在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與方法,減少化肥施用總量、優化肥料施用結構、改進肥料施用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增產提質、農民節本增收、農田生態改善。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和大田水肥一體化技術正是施肥方式轉變行動中的重要環節。日前,江蘇省耕環站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推廣的指導意見》,強調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創新性、先進性與科學性,水稻側深施肥系新型農機、專用肥料、配套農藝于一體,是一種顯著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農機農藝融合新技術。水稻側深施肥實現“四改”施肥方式:改人工施肥為機械施肥、改表施撒施為側條施、改施肥4~5次為1~3次、改速效肥為速效緩效結合,充分體現其技術的先進性。應用這種根區施肥技術能夠實現機插秧與施肥一體化,做到精準施肥,減少養分的固定和流失,較習慣施肥省肥20%~30%,從而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養分利用效率。
本次水稻側深施肥暨水肥一體化現場觀摩會,是繼2018年9月姜堰、2019年6月儀征之后的第三次。會議代表觀摩了六合區馬鞍街道現代農業園區水稻側深施肥、大田水肥一體化等現場,聽取了六合區化肥減量增效試驗、耕地質量管理平臺介紹,觀看了江蘇諾麗公司水稻長勢無人機遙感監測現場演示。相關肥料、農機企業也紛紛展示了水稻專用肥料及側深施肥配套裝置。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高度重視本次觀摩會,俞衛東二級巡視員親臨現場,對本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1號文件精神,開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結合本次觀摩所見所聞所獲,積極行動起來,把化肥減量工作落到時實處。南京農業大學丁艷峰副校長就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主要方法、關鍵技術,從精細整地、優選機型、優選肥料、確定肥料用量及運籌比例、精準操作施肥機械等方面作了詳細講解。
會上,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梁永紅站長就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推廣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加強試驗示范,提升技術應用水平;二是總結經驗模式,注重示范引領帶動;三是做好技物結合,擴大輻射推廣面積;四是強化宣傳培訓,助推農業綠色發展。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杜森處長對江蘇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希望江蘇在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方面出模式、出經驗、出成果。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