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南樂“智慧大腦”促農業提質

      來源: 河南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9-10-12  閱讀

        南樂縣生態農業信息化指揮大廳里,工作人員正在遠程查看羽佳專業合作社的雪梨種植園區。大屏幕上,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溫度等數據一目了然,它們被調整至“最佳狀態”,時刻呵護著雪梨的生長。

        “這里不僅能及時掌握農作物生長情況,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還能對農作物進行自動化作業,提高生長效率,改善作物品質,降低人工成本,讓農業生產變得簡單輕松。”南樂縣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說。

        這是南樂縣建成的全國首個全縣域生態農業信息化系統。除了作為“大腦”的指揮大廳,在南樂縣現有設施農業基地中,還有350個標準日光溫室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建了20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追溯網點,78個農田“微氣候”環境監測站實現種植區域全覆蓋。

        作為河南省產糧(油)大縣、蔬菜產業重點縣,南樂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理念不動搖,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唱響精彩的“生態農業戲”。該縣立足“綠色引領、生態循環、持續增力”,積極探索信息化助推農業農村發展新路徑,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農業生產,不斷推動生態農業質效雙提升。

        “從生產、入市前包裝到批發、零售環節,每一步都‘有跡可循’,消費者可隨時掃碼查詢。”對南樂縣聯富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趙戰秒而言,農副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追溯網更加“實惠”,“俺的產品上了檔次,賣了好價錢。”

        網絡化服務、精準化生產和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讓南樂縣構建起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數字化的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體系則為該縣生態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南樂縣馬頰河流域及周邊,河南省首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項目剛剛投入使用,實現了農田徑流、快速檢測和面源污染的關鍵數據因子的采集、傳輸、處理和預警,土壤、水質等面源環境得到有效監控。

        “農業面源污染是由農藥、廢料、致病菌等對水體、土壤、空氣及農產品造成的污染,防治難度較高。”南樂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項目在全縣12個鄉鎮布設45個水土環境監測點位、400個土壤樣品采集點,覆蓋全縣60萬畝耕地,有效保障群眾“糧袋子”“菜籃子”的安全。

        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南樂縣的信息化建設為生態農業插上了數字化“雙翼”,正在全力打造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托普云農訂閱號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