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河北推廣冬小麥變量施氮肥技術200萬畝
河北推廣冬小麥變量施氮肥技術200萬畝
“五一”前后小麥生產管理進入追施抽穗拔節肥的關鍵期。近日,河北藁城、晉州、鹿泉等地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利用作物長勢監測儀和無人機開展小麥苗情長勢監測,并結合衛星遙感技術,制作縣域冬小麥追肥處方圖,實時為農民提供氮肥追施量和追肥時間指導。
“這種變量施肥技術在抽穗拔節肥的應用中平均節約施用尿素7%,有效降低了農民種糧成本,提高了田間施肥管理的科學性。”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蔡淑紅介紹,近兩年,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作物生長監測診斷與精確栽培技術”的支持下,北京農科院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南京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研制了基于多平臺苗情光譜診斷的冬小麥變量施氮肥技術。該技術利用田間作物生長指標光譜儀、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平臺,實時監測冬小麥群體農學參量,定量評估苗情長勢,構建基于苗情長勢的變量施肥模型,可實現地塊尺度、園區尺度和縣域尺度的冬小麥關鍵生育期氮肥決策管理。
河北省在2016年引進多平臺光譜診斷技術,在藁城、晉州、鹿泉、曲周等地率先開展冬小麥變量施氮肥精確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已推廣應用于200萬畝左右的冬小麥生產。從示范基地及農技示范戶的應用情況看,三年來應用該技術平均節約施用尿素2.5公斤/畝,增產25公斤/畝。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云南夏季糧油作物長勢向好
- 下一篇:今年河北省農膜回收率力爭達到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