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諸暨千畝稻田集成多種現代農業科技 田“減肥” 糧增產

      來源: 浙江在線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8-10-17  閱讀

        水稻掛著沉甸甸的金黃色穗子,稻田邊的芝麻、波斯菊等開著各色花朵、交相掩映……眼下,諸暨市王家井鎮這片單季稻田已進入收獲時節。今年,這里的化肥施用量相比農民常規施肥減少近20%,化學農藥減量超48%,理論產量反而增長了4%。這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包括多位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和基層農技人員來到這里,現場考察這片集成多種減肥、減藥技術的千畝稻田。這些技術的推廣將有效助推浙江省乃至整個長江中下游區域農業綠色發展。

        浙江省農科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紅星告訴記者:“浙江省水稻的主要害蟲是螟蟲和稻飛虱,赤眼蜂、纓小蜂都是它們畏懼的天敵。我們種上一些蜜源植物等,讓害蟲的天敵有吃有住,就能幫農民守護莊稼。”類似這樣的生態防治技術完善了稻田的“免疫系統”,可以顯著減少化學殺蟲劑的使用。

        再往遠處看去,可精確噴灑農藥的無人機在稻田上盤旋,田間還停放著幾輛在插秧時可同步施用除草劑的插秧機。這些先進農業機械的應用讓農藥施放更精準、更高效。這片稻田今年僅除草劑的施用量就比常規方法減少了四分之一。

        工作人員拿出手機打開“養分專家系統”客戶端,稻田里傳感設備采集的土壤養分數據就呈現在屏幕上。系統測算出每塊土地應施多少肥,幫助農民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投入,有機養分替代等技術又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水稻田由此成功“減肥”。

        王家井鎮的這片稻田是省農科院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長江中下游水稻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的一處核心示范區。項目首席專家、省農科院植微所呂仲賢研究員說,項目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初步集成8套適合不同區域生態特點的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建立了118個500畝級核心示范區,并扶持了一批專業化服務機構,培訓農民和農技人員數千人次。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