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河北中藥材產業借勢加快升級

      來源: 河北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8-08-16  閱讀

        近日,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召開。通過面對面洽談合作,大會閉幕時,京津等地企業與河北省共達成產銷合作意向14.1萬噸,涉及柴胡、連翹、黃芩等30多類,金額約24.2億元。
        2016年開始,河北省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通過三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為京津等外地企業提供中藥材原料的同時,河北省中藥材產業也開始轉型升級,成為農民增收的路徑之一。
        變種藥材為種風景,拓展產中效益,延伸產后效益。
        在承德興春和現代農業園區,按照中醫五行“土、木、金、火、水”,選用黃芩、桔梗、射干、雞冠花、萬壽菊、薰衣草等十幾種中藥材品種,通過種植構建出占地46.5畝的陰陽五行圖案,由百畝綻放的中藥材花組成的“掄花”圖形讓與會者贊不絕口。
        在灤平縣九梁頂中藥養生谷,以滿族風情院落為基調,以中藥休閑旅游、養生保健為主題的中醫中藥養生度假農家小院,坐落于400畝中藥材形成的花海梯田中,在藍天白云映襯下,花香夾雜著草藥的香氣拂面而來……
        在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觀摩現場,絢麗的“掄花”圖,神秘的“太極圖”,美麗的中藥材花海梯田,古樸的農家中藥養生小院,一幅幅由各種中藥材種植形成的美麗畫卷,讓與會者驚嘆不已。
        “沒想到,這里有這么好的風景。周末或節假日一定要帶家人和朋友來旅游觀光。”一位來自天津的企業代表參觀后坦言。
        “沒想到這個由中藥材打造的景點,引發了旅游熱。今年夏季,每天都有十幾輛從京津來的大巴,游客們玩得非常開心。這要感謝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我們這兒召開。”承德興春和現代農業園區總經理郝玉芬高興地說。
        連續三屆承辦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給灤平帶來了發展機遇。
        灤平縣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以前農民只單純注重賣中藥材產品,后來在和京津等外地客商交流中,灤平人發現了消費者的新需求——休閑旅游。
        于是,政府相關部門引導農民把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的主要觀摩點——灤平縣五道營子鄉進行重新布局,昔日的荒山野嶺被依山就勢打造成了“親水堤岸、泰吉養生園、掄花吉祥園、百草園、花海長堤”等主題藥園和4個美麗鄉村,從不知名的小鄉鎮到旅游觀光重要景點,實現了一大跨越。灤平縣中藥材種植面積也由8萬畝拓展到15.58萬畝。
        統計數據顯示,灤平縣去年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2萬人次,實現了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產品變商品。
        從種藥材到種風景,這一觀念已在河北省深入人心。通過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示范帶動,河北省涌現出灤平縣狼山頂中藥材綜合現代生態園、五道營子藥花谷、安國藥博園、井陘縣洞陽坡萬畝連翹基地、邢臺百里酸棗產業帶、清河馬屯山楂等一大批以中藥材為主題的生態養生、休閑觀光和鄉村旅游示范區,成為京津冀城市居民休閑養生、觀光旅游的新熱點。
        不僅如此,一些地方也開始對藥食同飲、藥茶文化等產業鏈進行了發掘。
        黃芪茶、藿香茶、桔梗茶……近日,在河北省燕山中藥材經濟核心示范區,近十種中藥材茶引得眾多游客坐下來慢慢品嘗,不少游客品嘗后大包小包買了不少。示范區負責人介紹,雖然中藥茶開發出來的時間不長,但每天都有游客前來購買,中藥茶市場前景向好。
        省農業廳特色產業處處長王旗介紹,在推動建設中藥材花海和主題產業園區、打造旅游觀光養生基地、帶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同時,為延伸產業鏈條,河北省各地根據市場需求,結合中醫藥特點,延長產業鏈,延伸價值鏈,重點抓產地初加工,推廣微波干燥、電熱烘干、速凍脫水、干燥切片等初加工技術,開發中藥飲品等保健品,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同時,各地還加強副產品循環利用,加強新產品研發,拓展中藥材市場空間,挖掘增值潛力。
        注重產中效益,拓展產后效益,使河北省的中藥材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變一家一戶種植為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提升了河北省中藥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8月10日,北京四方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澤銘,又一次來到灤平縣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區,同承德德恒本草農業種植有限公司洽談藥材采購事宜。
        “我們去年購買了示范區的柴胡、白頭翁、黃芪3個品種1萬噸,發現他們的產品質量上乘、品質優。今年不僅繼續購買,還想和他們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把這里當成企業的原料生產基地。”陳澤銘說。
        “我們生產的藥材品質之所以高,與北京企業對產品標準要求嚴密不可分。”承德德恒本草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原來都是一家一戶憑著傳統經驗種藥材,有時候生產的產品不符合企業標準,這就倒逼藥農轉變生產方式,組建合作社或種植企業,采用標準化綠色生產技術,產品質量自然提高了。
        記者了解到,不僅是灤平,河北省許多地方的中藥材都開始變一家一戶種植為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已有近十家京津中藥材加工企業與河北省合作建立生產基地,在滿足京津企業原材供應的同時,帶動了河北省中藥材生產規模和標準提升。
        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底,河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2萬畝,同比增長10.08%。其中種植萬畝以上的縣有38個,5萬畝以上的縣有18個,超過10萬畝的縣有8個。
        為保障產品質量,實現質量可追溯,促進基地與藥企有效對接,省農業廳聯合省藥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綠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省級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平臺。平臺設有技術服務、種植作業、供求對接三個板塊,可實現從田間到用戶的質量追溯和信息服務。截至去年底,已有67個中藥材園區加入平臺。
        圍繞著種子種苗、田間管理、產品采收和加工工藝等環節,河北省制定了許多中藥材品種的栽培技術規程。目前,全省現行中藥材省級地方標準82項,居全國首位,形成了基本涵蓋全省大宗中藥材野生撫育、仿野生栽培、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和林藥間作等多品種、全鏈條的標準體系。同時,把所有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全部錄入中藥材生產技術服務平臺,方便生產主體查詢采用,大大加快了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的普及,促進了中藥材生產科技水平的提升。
        河北省還加大中藥材特優區創建,把中藥材納入省級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支持范圍,著力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促進產業聚集。目前,已形成太行山、燕山兩個大產業帶和壩上產區、冀中南平原產區、冀南產區3個產區。
        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在提升河北省中藥材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步入灤平縣金溝屯鎮下營子村,梯田狀的草藥種植園一眼望不到邊,枝葉茂盛的黃芩、射干隨風搖曳。正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干活的村民權少維,談到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是滿足。
        權少維今年61歲,家有三口人,5畝多山地流轉給了中藥材種植基地的藥材種植企業,一年能收租金4000元,他在基地打工一天能掙100元,全家人衣食無憂。
        “這要感謝引來的好項目,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權少維說,以前外出務工,省吃儉用一年只能攢一萬多塊錢。現在在家門口干活,不僅能照顧家,而且比外出打工掙錢多。像他這樣的農民村里還有許多,大家都靠藥材種植走上了致富路。
        “村里一家一戶分散的地塊,都通過流轉變成了中藥材種植基地。大面積梯田種植的全部是道地中藥材,并且實現了標準化生產,訂單種植。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帶領農民脫貧,還要打造中藥材花海特色小鎮,讓村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種植基地負責人湯繼永信心滿滿地說。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