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采用孢子捕捉儀建設現代植保信息化平臺的意義
采用孢子捕捉儀建設現代植保信息化平臺的意義
過去要開展病蟲害監測預警,需要測報員深入田間地頭,采集相關的病蟲害信息,然后進行分析診斷才能夠指導農戶防治,這中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信息采集方面,因此往往會耽誤病蟲害監測預警信息的制定和發布,影響病蟲害防治的應用,而現在各地利用孢子捕捉儀、自動小氣候觀測儀、高空測報燈、自動計數性誘捕器等來建設現代植保信息化平臺,不僅讓測報員元再也不需要頂著日頭進行田間采集工作了,而且大大提高了病蟲害檢測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率,實現了監測預警零距離。
一直以來,農作物病蟲預警都是一場“時間戰”,既要準又要快,誰搶占了時間,那么誰就站在了勝利的一方,才能及時阻止病蟲害擴散,減少損失。針對于傳統病蟲害監測預警的弊端,現代采用孢子捕捉儀等新型植保工具來建設現代植保信息化平臺,有效解決了過去監測力量有限,各監測站之間信息溝通不及時,互補協調性差等問題,保證了病蟲信息的準確性和發布及時性。
預測準了,才能夠達到好的防治效果,各地采用孢子捕捉儀建設現代植保信息化平臺,使病蟲害長期預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中短期測報準確率提高到90%以上,突發性病蟲預警期可提前10天,常發性病蟲預警期可提前30天,病蟲信息覆蓋面入戶率達到了80%,而防治技術到位率也由原來的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對于農業領域推行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現代農業的生產率和生產品質,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